我们欢迎读者参与讨论,关于研究《红楼梦》中的文字基因,来确认作者身份。
1,“猴”
举例:十四回“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
二十四回,“宝玉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
解:
“猴”本来是个名词,《红楼梦》这两段里把“猴”作动词用,形容宝玉“快跑”“窜”到凤姐和鸳鸯身上去。
“猴”在如皋话中也当动词使用,在如皋话中“猴”是“快跑”的意思,过去如皋人很少说“跑步”,体育老师带领同学们跑步,老乡们会说:“先生和学生一块儿在‘猴’呢!”,又如“这孩子一放学就“‘猴’到东、‘猴’到西”这些话中的“猴”都是动词,自古以来如皋人一直是这样说的。
外省有些地方也说“这孩子又‘猴’ 在树上了或这个孩子‘猴’ 在墙上”,但,这里的“猴”是个副词,是“停歇”、“栖息”。“候”的意思,没有《红楼梦》中和如皋话中“快跑”、“窜”动的意态。
有趣的是把“猴”当动词用,只局限在如皋附近一两个县,如城往南几三十里,本市的林梓镇以南地区,包括一直到长江边的南通市区,“猴”的意思全变了,变那里人管“快跑”叫“溜”,与“猴”南辕北辙。林梓镇以南地区人历来把“猴”当成男孩子专用名词,如:“你老婆生的是丫头还是猴?”“生了个猴。”
林梓镇以南地区男孩取名,字尾都拖个“猴”字,如“猪猴”、“狗猴”,即使取名“来福”、“来喜”也被叫成“来福猴”、“来喜猴”。
2,“能过”
举例:十三回,“秦氏道:‘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
解:
“能过”一词在如皋话中是能干、赶上、超过、超越、和聪明伶俐的意思,是妇女们赞扬、玄耀、疼爱子女惯用的词语。
例如:一位少妇打手机说:“嫂子,你家小丫头今年才八岁,能说会道,真‘能过’,教人好喜欢!”,当今如皋妇女口头上赞扬小姑娘‘能过’竟和二百多年前秦氏夸赞凤姐‘能过’是一样的口气。
3,“落后”
举例:四十四回,“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
解:
“落后”在这里是后来之意,《红楼梦》中把“落后”视为事情发生的时间前后的次序,是与如皋方言一致的。
例如,两个如皋人对话:“那年你们家盖楼房和我儿子娶媳妇哪个‘落后’些?”
“你家办喜事‘落前’,我家盖楼房‘落后’呢。”
4,“恶”
举例:四十六回,“凤姐儿暗想‘鸳鸯素习是个可恶的,虽如此说,保不严他就愿意。”
解:
鸳鸯是贾母的贴身丫环,人品端庄,稳重细心,深得贾母信任,贾母的一切金银细软交她收藏,生活起居靠她安排,贾家上下都敬重她、称赞她。凤姐儿说她“可恶的”,决不是说她是恶人、恶毒、奸诈的小人,而是说她精细认真,头脑分明,“可恶的”是好的品德。这与如皋话中说的“恶人”是精于治家,处事在理,内外一分一厘都算得清清楚楚,甚至锱铢必计是一致的。如皋人在说某某人很“恶”时,是带着一种羡慕、欣赏心情的。“恶”字在如皋土话中失去本意。如皋方言中的“恶”与凤姐儿说鸳鸯“可恶的”都是对人的称道,可说是异曲同工。
5,“越性”
举例:四十三回“贾母道‘这件事我交给珍哥媳妇了,越性叫凤丫头别操一点心受用一日才算。’
四十六回,“鸳鸯到贾母跟前跪下说……‘因为不依,方才大老爷越性说我恋宝玉……’”
解:
“越性”,在这里是“更加”、“越发” “干脆”的意思,如皋农村日常用语很少说“更加”、“越发” “干脆”等词,大都用“越性”两个字,如:我买短裙他反对,换个手机他不同意,我越性抱了台电脑回来他也不则声了。
这些土话外地人不会讲,只有如皋人能听懂能理解,而且只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才有,后四十回未出现。
胡适考证的曹雪芹儿时生长在南京,终老在北京,他没到过如皋,绝对不会说如皋土话,只有生活在如皋的会说如皋话的冒辟疆才能写出《红楼梦》中的如皋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