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突然袭击"、"有点蒙"、"措手不及",这些词都是广州市民用来形容他们前天晚上的感受的。6月30号晚上9点,在这个很多人都准备休息的时间,广州市却突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广州市试行中小客车总量调控管理的通告》。
这一纸通告告诉广州市民,三个小时之后,也就是7月1号零点,广州就将开始实施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配额是每月一万辆。至于是摇号还是拍卖,在这个通告里并没有说明。
这也就是说,广州是继北京、上海和贵阳之后,全国第四座对中小客车限制上牌的城市。当晚,广州灯火通明的4S店,抓紧最后时间买车的市民排成了长龙,不过"抢车"之余,也有不少人对这个突然从天而降的"限牌令"有一些看法。
这个限车政策试行一年,7月1日零时起至2013年6月30日24:00时,广州十区两市,对中型、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按照每月1万辆的增量配置指标施行全市统一分配。
广州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增量配额为12万辆,各类单位和个人需要取得本市中小客车配占指标的,应当申请办理指标证明文件。
购置二手中小客车、非广州中小客车转入广州、中小客车过户,也要申请取得配置指标。冼伟雄表示,对于配置指标的申请、分配、公示方式,广州市政府将在2012年7月底前另行制定发布相关管理规定和实施细则。为做好各项工作衔接,7月内全广州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个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但如果在此之前已经签订预售合同、收取预定金的单位和个人,不受影响:
冼伟雄:凭销售合同和车辆销售统一发票,并通过本市公证机关公证证明,可以直接办理车辆注册和转移登记。
冼伟雄还表示,近期将公布7个配套文件和细则。试行一年后,将征求各方意见,按新政策执行。广州市中小客车总量调控政策公布后,市内各大车市销售连夜出现"井喷"。有买车需求的市民纷纷抢在7月1日零时前出手购买。记者连夜走访了机场路的广物汽贸、黄埔大道跑马场附近等汽车卖场,平时早已关门的经销店晚上11点多都还灯火通明,里面比黄金周促销时还热闹,有销售人员说,填单都填到手软了。陈小姐是专门赶来买车的其中一位:
陈小姐:当时因为不着急嘛,停车费啊很多考量啊,所以我就没有来买,但是有了这个政策的话,反正我是要买的,我还不如赶快买了。
她认为,很多人都会和她有同样的想法:
陈小姐:我想如果一限制的话,可能价格会高一点。从经济的角度来讲的话,我觉得现在买可能会好一些。
黄埔大道某汽车店销售总监肖鲜艳说:
肖鲜艳:政策出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50台以上的订单,销量大概会在200台以上。
前段时间车市低迷,不少汽车降价促,现在价格迅速回升:
肖鲜艳:现在我们的价格回到了合理的价位,因为库存总共就这么多,我们今天要开出来的发票份量都是有限的。
她说,门店会连夜干通宵:
肖鲜艳:今天晚上通宵,满足现在的客户能够在今天晚上能够抢购到车辆,至于以后的发展,就按照政策实施。
对未来车市,她作了预测:
肖鲜艳:可以很肯定地说,一年只有12万的销量,那么销售肯定要降30%以上。
按规定,广州从1日开始暂停中小客车办理注册和转移手续一个月。也就是说,凭7月1号买车发票已经不能上牌。按照规定,在措施试行过程中,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虚假信息取得本市中小客车注册,一经发现将撤销注册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但是,记者7月1日走访广州汽车销售市场时发现,不少汽车销售商弄虚作假、瞒天过海。
在广州黄埔大道跑马场汽车销售市场,记者看到,客流比往常热闹,不少标着"此车现买不用限牌"的新车停放在车行门口。有4S店销售人员表示,他们有办法搞定发票问题,但要买就要快:
销售人员:今年买,全款的话可以上得了牌,现在还没过来检查之前,我们发票开回昨天的发票,等于是昨天买的车,昨天买的车是7月1号之前的,发票都是有办法可以操作,可以改时间,下个星期一可以上牌。
还有4S店透露,他们的发票其实早就打好了。
记者:你们发票怎么打出来的?
销售人员:30号的。
记者:你们直接开出来的?
销售人员:对。
记者走访的这几家车行都表示,现在要买不限牌的新车必须现金付款,并且随时叫停。对于政策发布后出现的市场混乱现象,有市民质疑,是因为事先相关部门没有让百姓知悉、也没有举办与百姓互动的相关讨论会、听证会:
市民:觉得挺惊讶的,就是挺难理解的,这么重大的一个这种行政决策,而且是非常关系民生的这种,和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这么一个重大的决策,不用经过听证就直接发布,而且保密工作做的这么好,这个让我们普通市民觉得很突然,很难接受,让很多人措手不及。
措手不及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感受。其实,北京和上海等地的经验已经表明,对机动车数量的增长进行一些干预和控制,对于缓解交通压力和改善空气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出于相似的目的出台一个限制机动车数量的政策,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同样作为一个关系到民生的政策,如果在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多多吸收一些来自老百姓的意见,或者在政策出台之前多给老百姓一点消化和准备的时间,就应该会让人觉得比现在更从容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