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坏男人网 > 历史 >

日军制造重庆大轰炸的惨烈状况

来源:小编整理2016-11-08 11:37作者:黄日展

  在抗日战争中,重庆作为中国战时首都和陪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指挥中心,作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的政治舞台,遭受了日本军国主义历时5年多、近300次的狂轰滥炸。《英雄之城———大轰炸下的重庆》以大量历史资料,反映了日本侵略者对重庆进行野蛮轰炸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在大轰炸下重庆各界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英雄气概,书中不少图片第一次公布,弥足珍贵。

重庆大轰炸

  重庆大轰炸

  从1938年2月18日起,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遵照日本最高统帅部的指令,为摧毁中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对战时首都重庆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轰炸。重庆大轰炸从1938年2月到1943年8月历时5年半,据不完全统计,日军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实施轰炸218次,投弹21593枚,炸死市民11889人,炸伤14100人,炸毁房屋17608幢。在灾难岁月中,无数居民在电影院、商店、学校、教堂、寺庙、工厂,以及家中被杀害;在残酷和溽暑的昼夜里,在被炸烂的大街和废墟上颠沛流浪,恐慌度日。

  重庆大轰炸最猛烈的阶段集中在1939年、1940年、1941年三个年份。1939年,日本的战术特征是:针对重庆城市建筑木质结构并密集成片的特点,混合使用爆炸弹和燃烧弹,使之在爆炸之后大面积起火,又在起火之后更猛烈地爆炸,整片的街区化为火海,消防人员无法扑救,城市防御系统陷于瘫痪,失去防御能力。在著名的“五三”、“五四”大轰炸中,仅仅两天的伤亡总数达6314人之巨,25万人失去家园和产业、学业、事业、职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化为一无所有的赤贫大军。

  1940年,日机根本不再考虑区别居民区、商业区、使馆区和机关驻地,径直将城市划分为A-H区,进行无区别的狂轰滥炸。在9月的一次轰炸中,连续的空袭警报持续9个小时以上,甚至有长达一周以上连续警报的严重时期。这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是极其惨毒的毁灭和破坏。以至后来人们提到重庆,总是忘不了“跑警报”的悲愤岁月。

  1941年,日本对重庆实施“神经轰炸”、“月光轰炸”,及被重庆人民称为“疲劳轰炸”的连续数小时或昼夜不间断的空袭战术。6月5日夜大隧道窒息惨案就是“疲劳轰炸”的典型案例。彼时死者枕藉,举国同悲。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日机制空权的逐步丧失,日机对重庆的轰炸也接近尾声。1942年和1943年日机主要对重庆及周边地区进行空中窥视和偷袭,仅在1943年8月23日对重庆进行了轰炸,这也是日机对重庆的最后一次轰炸。

  日军的战略轰炸,不单是对战时首都重庆,对与重庆相邻的城市来说,也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在此期间,从宜昌到重庆长江、嘉陵江沿岸的大小县城:奉节、云阳、万县、忠县、垫江、丰都、长寿、合川、北碚,都无一例外地遭到日本空军的野蛮轰炸。千里长江变成一条血腥走廊。

  北碚,陪都迁建区、教育推广区。这里风光绮丽,山清水秀,近百位名重一时的教育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安居土墙小屋,心系民族安危;近千名莘莘学子潜心攻读,弦诵不辍。因其文化之昌明,风物之优美,被誉为“重庆之后花园”。1938年上海复旦大学辗转江西庐山、贵州贵阳后,来到这世外桃源般的北碚东阳镇。

  东阳镇张世光老人曾在复旦大学任警卫队队长,他亲历了1940年5月27日轰炸复旦大学惨案。老人回忆时老泪纵横,他说:“真惨啊!死伤120多人,没有一个全尸,五脏六腑挂在树上,校园成了屠人场!”

  蒋碧薇,法国留学生、著名画家徐悲鸿前妻、孙寒冰复旦大学同事。她曾撰文回忆道:

  二十九年(1940年)五月,僻处黄桷树镇的复旦大学被炸。一时弹片横飞,硝烟四起,教授学生死伤狼藉。孙寒冰先生……死状之惨,令人不忍卒睹。肢体破碎,血流如浆,惨状真是触目惊心!他死之后,我常有一种幻觉,仿佛他蓦然走进来叫我一声的样子。这使我不但悼念良友之永逝,而且还有点恐怖。

  《新华日报》发表短评《悼念孙寒冰先生》,称他是“文化界的战士、青年的导师”,他的死“是中国文化界的一大损失”。重庆各界人士于右任、黄炎培、沈钧儒等出席了他的追悼会。1941年2月9日,“孙寒冰教授之墓”落成。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