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牧这个时候不知不觉泛上了赵王的心头,一直处身北地的李牧在与匈奴也与燕国的战事中充分彰显了自己的实力,国家危亡之际,李牧义不容辞地被推上了与秦国战场。李牧的目光充满了迷茫,他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境地。
秦军反反复复撩拨着前面横亘着的这支颇有点奇特的军队,然而他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面临失败,尽管有名将王翦领队,有强大的秦国国力支撑,但李牧依然如同一座铁塔,他的迂回曲折的打法,让整个秦国充满了焦躁和迷茫。秦国仿佛又一次看到了廉颇,他们悲哀地发现少了廉颇的赵国竟然一如既往地强健。
反间。秦国又一次温和地把郭开去找郭开了,郭开笑容满面地看着有点卑微的秦国使者。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郭开面对秦国的慨然承诺,捞足油水的郭开眉开眼笑,只要我过得好就行了。哈哈哈。
赵王疑惑地看着眼前的郭开和那封伪造的造反信,他不明白为什么赵国一而再地出现谋反,原来的廉颇已经证实是诬告,现在的李牧呢?他拿不定主意,他只看到了郭开那坚定的陈说。我们试试。赵王派了赵葱和颜聚去替代李牧和司马尚,郭开饶有兴致地看着一切正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郭开的心里如释重负。
(图)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
李牧的心中充满了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赵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样的领导,他更不明白一个赵括为什么还不能让赵国惊醒,面对强劲的秦国,这些酒囊饭袋能做什么。李牧最终选择了和廉颇同样的方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牧的声音铮铮铁骨,所有的将士欢声雷动。然而李牧没有等到真正的胜利,他等来的只有赵王杀无赦的命令。司马尚听说后,大吃一惊,连忙入朝去见赵王,言辞激烈,据理力争,却依然无法阻挡赵王的决定。司马尚成了一介庶民。赵葱这个时候变得万分强势,他强力逼迫李牧交出兵权,李牧妥协了。面对这样的王朝,他还能说什么呢,他又能说什么呢。还是大醉一场吧,邯郸郊外酒馆中的李牧终于酩酊大醉,昏昏睡去,也让赵国彻底陷入绝境。
因为李牧被随后赶来的赵葱派出的军士杀死,赵葱割下了这位将军的头颅,前往军前示众。不料李牧带来的五万北地兵士见到自己所尊敬的元帅如此惨死,无不伤心流泪,一夜之间,五万大军跑的光光净净。将军司马尚见此情景,大哭一场,更害怕留在赵国被奸人所害,于是遣散家人,带着夫人和孩子乘马车离开赵国,逃往渤海湾一个小岛上隐居,从此不问世事。
秦国瞬间兵临城下,匆忙之间被派上战场的赵葱绝望地看到了赵国的摇摇欲坠,刚一上阵,王翦就让他们成了阵前幽魂。幽缪王赵迁恐慌了,他再也没有了昔日杀人密谋时候的勇气。郭开意气风发地侃侃而谈,他为赵迁选择了一条生路:投降。甚至自告奋勇为赵王代写降书,带着一直为秦国垂涎三尺的赵国地图和和氏璧前往秦国请罪投降。郭开因献城有功被封为上卿,而赵迁则被削去封爵,流放房陵。
直到这个时候,幽缪王赵迁才明白过来,感情一直以来郭开就是一个卖国贼呀,枉我父子二人视其为腹心。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面对秦王派人送来的毒酒,赵迁一饮而尽,没有丝毫的迟疑。
在悼襄王时就已经开始大捞特捞的郭开显然不满足于现在的权位,他悄悄溜回赵国自己原来的府邸,挖开私藏的财物,正准备兴奋的时候,一把刀刺入了他的心脏。这个小人终于还是没能逃脱历史的惩罚。
小人两朝作祟,祸害两位将军,充分表明小人不容忽视,但也让我们明确知道,不是小人得势欺人,而是君王不辨忠奸。后世的智者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就不无感慨地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这是历史中最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