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坏男人网 > 历史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原文是真实的?司马光砸缸文言文解析

来源:小编整理2016-10-28 17:00作者:陈亮

  旋涡纹彩陶瓮 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距今约4200年 高52.2cm,口径19.6cm,底径12.5cm 甘肃省博物馆藏 此瓮体型硕大圆满,纹饰壮观,被誉为“彩陶王”。其表面彩绘在黑线中套以红色,如河水漩涡一般相互连环,水涡之下为起伏的波浪。这体现了先民对水的依赖和对水神的敬畏,也似乎暗示这大瓮是用来盛水的,究其容量,当在百升以上。

  看到瓮,往往想到一个典故:请君入瓮。事在则天皇后天授二年(691),有人告发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串通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审查。案子不好办,来俊臣先礼后兵,请周兴喝酒。席间,来俊臣请教周兴:“囚犯死不认罪,该怎么办呢?”周兴说:“这太容易了,取一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烤,把囚犯放入瓮中,有什么不承认的呢?”来俊臣于是按照周兴所说照办,对周兴说:“兄台被告状检举了,请进瓮说话。”周兴惶恐,立马磕头认罪。周兴所说的法子,被炭火烤的生不如死倒在其次,关键在于,人进到瓮里,进去容易出来难,正如歇后语说的:瓮中捉鳖——手到擒来。为什么呢?因为瓮是束颈小口,把人塞进去容易,就出溜一下,但人若想钻出来,很容易就卡住了,动弹不得,除非把瓮砸了,立马解脱。这也是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瓮的原因。

  随着烧造技术的进步,陶器逐渐被瓷器取代,但它们的形制自古至今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在我们的印象里,缸一般是粗瓷,坚硬且壁厚,甚至不乏有石质、铜铁铸造的大缸,因为它承担着灭火救命的功能,必须坚固耐用。但瓮则不同,它在后世甚至一直保持着陶器的本色,即便是瓷器,也较为低端粗鄙,属易碎品。有个成语叫瓮牖绳枢,就是拿破损的瓮做窗户,形容家里穷。也显见在广大市井村落,破瓮是很常见的。

司马光砸缸

  缸和瓮,如一个器物的两种变体,一个大口,一个小口;一个光于门庭,一个隐于树下;一刚一柔、一阳一阴。正如其字形所体现的,同为瓦器,缸为工,工于心计,是一个人的制度和规矩;瓮为公,天下为公,是所有人的大同和民生。《史记·李斯列传》:“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这不是饮宴的靡靡之声,而是当政者的心声,缸声洪亮,瓮音悠长,刚柔相济、阴阳交泰,是为和。什么是和?就是缸与瓮里有粮食,有“和”才会知礼节守规矩,才能天下太平、歌舞升平。

  越窑大瓮 唐代晚期,约公元9世纪 这是两只在印尼海域沉船中打捞出水的大瓮,并不是用来装饮用淡水的,而是装满中国外销的各种瓷器。大瓮高约一米,最大直径超过半米,里面的瓷器除用草绳或竹篓扎紧,缝隙间还会撒上绿豆。绿豆发芽后将缝隙填满,避免瓷器在运输过程相互挤压和磨损。

  回到司马光砸那玩意儿的故事。如果小儿掉到缸里,伸手把住口沿并不难,至少可以探出头,不会被淹死。而掉进瓮里,则难以出头。如果是缸,以司马光小童之力,很难在短时间内把缸击破。如果是瓮,以石击卵,一击即碎,瓮中小儿秒秒钟可以脱身得救。所以,司马光砸的是瓮,不是缸。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机智,对事物和情形的判断力,所以他的事迹才能一鸣惊人,“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这图被称作《击瓮图》,很多人画过,如下图,但都画错了,把水缸砸了一个洞,小儿从洞里爬出来,想想就不可能,这不合常理啊,你爬一个我看看。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砸瓮的时候,一同玩耍的小童“皆弃去”,估计都吓傻了。为什么司马光能临危不乱、措施得当呢?因为他“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读书太重要了,读书改变命运。长大后,他历仕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历来受人景仰。他还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你看不看无所谓,但至少是自宋代以来历朝各代皇帝的必修课吧。这说明什么问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出名要趁早!

  本文原名《司马光砸的是啥缸》,选自豆瓣阅读牛宪锋专栏《什么玩意儿——典故里古物的秘密与真相》

  迟迟钟鼓初长夜,葡萄美酒夜光杯。莫使金樽空对月,玉枕如冰笙似水。在日常熟知的典故和诗词歌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古代的器物。你可知道它们的样子、用途和价值,又有怎样的流传、演变和故事?我是文物讲解员牛Bo,且让我追根溯源、刨根问底,撕一撕这些古物背后的秘密和真相。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