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坏男人网 > 历史 >

朝廷獠牙:明朝拥有古代规模最大国家间谍网

来源:小编整理2016-10-12 12:06作者:陈亮

  就这样,汪直以西厂为据点,勾结一些朝官结党,排除异己,陷害忠良,权倾天下,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此时,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辅政大臣挺身而出,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肆意二位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大为震惊,于是撤销了西厂,遣散了西厂的工作人员。此时距西厂成立仅仅只有五个月时间,但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宠臣戴缙得知他的这种心思后,便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看了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并给戴缙升了职。西厂,这个宪宗精心布局的特务机构,撤销与恢复之间,仅仅相隔一个月。西厂恢复了,汪直再次成为西厂的领导,更加肆无忌惮地严酷办案,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的大案、要案,并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但俗话说:“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宪宗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败北,被调出京城,西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落寞地死去。

  到了明宪宗的孙子明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擅权专政,太监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但令刘瑾始料不及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他一个人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他自己直接领导,其职能与东西两厂一样,但侦缉谍报的范围更大,甚至包括锦衣卫和东西两厂。一时间,锦衣卫、东西两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并存共生,一时间京城内外缇骑四出,特务横行,天下骚动,民怨蜂起。直到五年后,也就是明正德五年,即公元1510年,刘瑾倒台被杀,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西厂和内行厂作为一个孽生的临时产品,就这样在中国的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最后说说锦衣卫和东厂、西厂,以及内行厂的区别和关系。大明王朝的这四大特务机构虽然都是朝廷实行间谍政治的工具,但它们相互之间还有明显区别的。锦衣卫的指挥使一般都是当朝皇帝的心腹武将,其属下的侦缉谍报人员大都是来自御林军,或者是专门招募的强兵悍勇,其势力范围一般在京城和京畿附近;而东厂、西厂,以及内行厂的特务头子都是清一色的太监,其属下侦缉谍报人员也都是太监出身,其势力范围遍及全国各地,因此在偏远地区也能看到“厂”字号特务的身影。

锦衣卫

  这“厂”字号的三大特务机构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东厂则是后来居上。而西厂、内行厂又居于东厂之上。由于这“厂”字号的三大特务机构的首领都是宫中太监出身,与皇帝的关系密切,又身处皇宫大内,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他们和锦衣卫的关系,逐渐由先前的平级关系变成了后来的上下级关系,在太监权倾朝野的年代,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的特务头子甚至要下跪叩头。这“厂”字号的三大特务机构的建立,成为了大明王朝太监擅权祸国所依靠的强大力量。由于太监的权势越来越大,致使参加太监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朝晚期,全国就有十万太监之众,难怪史称明朝是太监的国度!

  其实,朱元璋精心构建明朝的间谍政治制度的初衷,也是为了加强皇权统治,以限制朝臣权力过大。但是不幸的是,朱元璋的子孙们虽尽皆聪明,但却一个个懈怠朝政,宠信太监,使得间谍政治本身的缺陷被加倍放大。自明成祖以后,太监权力日益强大,皇帝与朝臣都在行政体系中基本都被边缘化了,明朝的命脉逐渐为太监集团所把握。这也就是大明王朝之所以成为太监国度的根本原因。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