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坏男人网 > 历史 >

从郑板桥蒲松龄的遭遇看古代科举考试的残酷

来源:小编整理2016-07-21 08:54作者:chenliang

  今天跟一位做老师的朋友聊天,听说现在高考的本科录取率已经达到70%以上了。即便第一年考不上的同学,复读一年,基本也就考上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对一小部分读书人来说,是一步登天的阶梯,但对大部分读书人来说,却是个大坑。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考不中是正常,考中了才是意外,可见录取率之低。

  比如,那个“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康熙年间考中秀才,此时只有20岁左右;雍正时才考中举人,此时已经40岁;乾隆时才考中进士,此时已经44岁了。考中进士后,常年郁郁不得志的郑老兄终于扬眉吐气,写下了这两句饱含辛酸的诗句:如今脱得青衫去,一洗当年满面羞。

  比如,那个因“公车上书”留名青史的康有为,小时候是个神童,11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但无奈考运不佳,仅仅秀才就考了三次,举人又是考了七次才中,好在时来运转,进士一考即中。可他时运不济,考中进士时,清朝已经岌岌可危了。他愤怒不已,于是搞了个“公车上书”,可是光上书还不过瘾,就又搞了个“戊戌变法”。

郑板桥

  郑板桥和康有为虽然历经挫折,好在最终的结果还不错,算是“不幸”中的幸运儿。另外一些人就没这么好运了。比如《聊斋志异》的作者,大文豪蒲松龄,考中秀才后,接连四次参加乡试,都没能考中举人,一直到了垂垂老矣的72岁,才被朝廷补为“岁贡生”。什么是岁贡生呢?比秀才的地位高那么一点点,但仍然不是举人。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