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在孟买最富的马拉巴·希尔区,笔者看到高耸大厦、西装笔挺的人群、富丽堂皇的酒店与餐厅,堪比香港中环,但几公里外,就是臭气熏天、破烂拥挤、条件恶劣、星罗棋布的贫民窟。在孟买最大、也是亚洲最大、住着数以百万计的贫民窟达哈维,笔者与几位还能说英文的印度穷人攀谈,得到的答案真实折射了印度发展的窘境与悖论:
“到孟买来找工作,赚了钱回乡下建房子”;
“这块小土地我们占了两年,现在就是我们私有财产了”;
“政府不敢拆,否则,要么给我们孟买的地价钱,要么就围攻他们”;
“官员需要我们选票,会给我们一些钱”;
“没有固定工作,谁需要时,就做一些工作”;
“高种姓人做他们的事,我们做我们的”;
“你是来贫民窟旅游的吧,与我合影要给我点钱啊!”
近2亿人生活的贫民窟,已是印度发展的伤疤。然而,财产私有制、过早的政治民主化、虽废除以久却在实际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的种姓制度等三大因素,使印度几乎没有任何使“伤疤”愈合的可能性。接踵而来的,还有贫民窟里的犯罪、卖淫、吸毒、污染、腐败、文盲人口以及相伴随的无政府状态。
据报道,印度警察与市民比仅为0.13%,远低于全球平均值。在印度,平均每小时会发生4起强奸事件;2014年全球清廉指数将印度排在第85位,与非洲布基纳法索等落后国家同一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年数据,印度是世界上文盲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年文盲人数达2.87亿,占全球的37%;世界卫生组织评估,过去十年中空气污染水平不断恶化的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座城市中,有13座在印度。
在孟买的公开论坛上,笔者讲道,20多年前,中国许多城市都有像印度窟民窟似的棚户区,但现在中国棚户区基本都已改造完毕。30多年来,中国解决了6亿人的贫穷,人均收入增加了100倍。在这方面,印度不妨向中国学习减贫的经验。此时,在场近300位印度各界人士几乎都屏住呼吸地听,有人还情不自禁报以掌声。有印度学者在场外还向笔者私下讨教中国经济开发区的经验与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