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多不是导师的错
在随后的导师采访环节,刘欢坦言今年并没有涉及对学员歌曲改编的环节,从头到尾,导师都只是有一名“监考老师”。周华健一旁忍不住吐槽,“我的一个学员给我演唱他创作的歌,我听了很激动,刚拿把吉他,想给他弹奏一个和弦,结果旁边的工作人员突然就拿出一个牌子,还自己给配音‘呃……老师,这样不可以。虽然不能跟学员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和想法,但五位导师都觉得这个极限创作的方法确实能发掘一个唱作人的潜力。对于记者担心的把创作时间限制得太死,是否会错过一些慢热的唱作人的问题,刘欢很巧妙地将皮球踢还给了记者:“你们有按时交稿子的规矩,不能说你12小时写不出来稿子,再给五分钟就能写出来了?唱作人也一样,专业的人会做出专业的事情。”
今年的“好歌曲”,被很多关心节目的网友发现,有两个特点,一是业内资深人士参与多,二是学员的很多歌曲更加天马行空,接近于“神曲”。对于这两个特点,当天的采访中,刘欢一一做了解释。
曾经因《星光灿烂》一举成名多年的罗中旭、有“鼓王”之称的赵牧阳、曾获得台湾金曲奖最佳作曲人的王宏恩,这样的业内人士,而且是已经有一定名气的业内人士变身学员,不仅学员有压力,导师身上也有压力。“面对这些熟人,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公平地对待学员。不考虑他们的资历,只考虑他们的歌曲是否合适。”
而对“神曲”在第二季“好歌曲”中的层出不穷,刘欢多少有些无可奈何,“这些歌曲都是导演组从两万多首歌曲中挑选的,我们确实没有说要故意找这样大家觉得听不懂,更不能传唱的歌曲。送到我们面前的歌曲,才是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挑选的。选择这样的歌曲,也不表示我们对这样的歌曲是鼓励越多越好的。”但刘欢也提出了一个业内人士的反思,“如果我们所有的音乐创作都是以为让普通人传唱为目标的,其实对整个音乐产业来说,也并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