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拿着体检报告对田新丙说,“我符合捐献条件,只要复婚就行。”
苏丹的父母也跑去,帮助劝说这个前女婿。直到女儿被推入手术室以前,他们依然在说,田新丙就是他们的半个儿子,“我女儿做的这个决定很伟大,我们支持她。”
“就算只有两三成的希望,她也要陪我来闯一下。我真的很感动。”被劝说了两个星期后,田新丙最终接受了苏丹的提议。
两度伦理审查终通过
器官移植,需要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根据要求,只有配偶、直系亲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或养父母养子女、继父母继子女等,才能成为活体肝供者。
这意味着,苏丹要为田新丙捐肝,还缺少一个合法的身份。
很快,8月份,两人办理了复婚。随后,将所有需要的资料递交到了医院器官移植伦理委员会。
其实,田新丙的大姐也曾想为弟弟捐肝,但由于年龄和身体原因,最终作罢。而在苏丹看来,捐肝既然有风险,那就让一个家庭来承担,不要牵扯两个家庭。
不过,苏丹的坚持,开始时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
在见到苏丹和田新丙之前,伦理委员会的专家们看着资料都在琢磨,“是夫家有钱,背后存在金钱交易?还是别的原因,让这个离婚了的女人坚持复婚捐肝?”
除了对动机的考虑,专家们更多地还要考虑活体捐肝手术的风险。
主持伦理委员会的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石炳毅介绍,活体捐肝手术,比活体捐肾手术风险更大,存在术后出血、肝功能不全、胆漏、感染等多种可能性。国内外都曾出现过严重并发症导致供者死亡的案例。所以,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会非常严格。
8月31日,第一次伦理审查,考虑到供体的风险,有专家犹豫了。
一个多月后,伦理审查进入第二轮。苏丹表现得非常急迫,她一直哭着讲述她的坚持,一句“因为我爱他”感动了在场的专家。
在综合评估多方因素后,第二次伦理审查最终全票通过。
“他们两个人的情况还是很适合做的,苏丹向我们证明了她的伟大。”石炳毅说,活体捐肝的案例,大多是父辈和子辈之间比较多,夫妻之间的非常少,苏丹的决定,令他们钦佩。
捐肝手术顺利完成
昨日上午8时,苏丹被推进手术室。田新丙躺在病床上,目送着妻子离开。
“心里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毕竟是大手术,但医院说手术的成功率会很高,让我们很有信心。”田新丙看着身边的空床说,他已经告诉医生,如果手术中出现意外,一定要先保住他的妻子。
石炳毅介绍,根据身体情况,苏丹的肝脏最多可以捐献918克。但昨日的手术,她只需捐出590多克肝脏。“手术过程非常顺利,之所以比原定时间要长一点,是为了保证安全。”
主刀医生杜国胜介绍,医院进行了多次术前讨论,大到整个手术的规划,小到手术所用针线的选择。“他们感动了我们所有的人。”
昨晚7时10分,苏丹的肝脏被转移到田新丙所在的手术室。
她的一部分生命,即将在田新丙体内延续。
昨晚9时许,苏丹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23时20分许,田新丙的移植手术结束。
石炳毅表示,两例手术均在没有输血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不过,苏丹还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肝脏才能慢慢长回来,术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