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坏男人网 > 探索发现 >

美军评估外骨骼装备 或将改变未来战争规则

来源:网络2012-07-05 11:36作者:锅盖

美军评估外骨骼装备

  野外负重活动

  面临“高可靠、实用化”的严峻考验

  尽管目前已经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外骨骼装备,但离直接投入战场实用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是耐用性、可靠性、控制精度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还有待攻克。

  耐用性不足。目前的外骨骼装备多由便携式电池提供动力,单次充电的使用时间普遍偏短。根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2009年2月公布的先期产品方案,其所用的锂电池一次充电,仅可保证穿着者在负重90公斤的情况下以4.8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持续1小时。该公司计划将锂电池换成小型航油发动机,但在满油状态下也只能低速持续24小时,这仍然难以满足作战需要。一旦失去动力,整个系统即是一堆废铁。

  可靠性不够。多数外骨骼装备都采用液压系统,在野战条件下,液压油路较易发生故障,且故障很难在原地排除。尽管一些外骨骼装备采用了冗余设计,但实测中多次发生的液压系统故障及其现场低修复率,说明故障频发部位的可靠性、可维修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控制精度达不到。真正发挥外骨骼装备的效能,需要智能化“柔顺”控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高性能的传感器,快速、精准的信息获取,多路信息的有机融合,高效、友好的人机接口,穿着者与外骨骼装备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现有的技术虽然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但精度显然还相对较低。

  另外,装备采购人员还担心人机关系不好处理。美国陆军纳蒂克士兵研发与工程中心的调研表明,参试的士兵对外骨骼装备表现出两极化态度:排斥者拒绝使用,依赖者则准备逃避基本的体能、技能和智能训练。装备采购人员就此担心,如此两极化的态度,将难以决定其采购量和使用范围。所以,美国国防部士兵计划执行办公室强调:体能、技能和智能是战术的基础,而这一基础是任何装备所不能取代的。如果装备的升级不能促进体能、技能和智能的发展,那么装备就不是战斗力的“倍增器”,而是“倍减器”。这就是装备与人的切实关系。发达国家的军队对此已经有所感悟,其他后发国家更应引以为戒。 (王长勤 王雄春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超链接

  世界各国研发的外骨骼产品

  从上世纪7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外骨骼”的概念至今,全球约有20个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单兵外骨骼装备。虽然名称各有不同,功能各有增减,但基本结构和原理多与美国相似。

  俄军的“士兵-21”,是第二代外骨骼装备,已经初步实现与数字化单兵系统的结合,具有减负、防护、控制、攻击和生命保障等功能。

  英国的“未来一体化步兵”系统,更加注重通过改进传感器和信息集成提高单兵作战效能。

  法国某防务公司推出的“大力神”外骨骼系统,实行任务模块配置,排长和战斗组员可根据任务需要选配装具模块和负重组件。

  日本Cyberdyne公司开发的商业化外骨骼产品,通过监视神经中枢传递给肌肉的信号来实现对人体行动的判断,其控制精度较高。

  印度的“未来步兵”系统,基本上照抄美国的设计。按照现在的研制进度,估计到2020年前后才能演示验证。

  • 今日热点
  • 一周排行

名人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