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我的心一直在痛
3月5日,刘老师路过王家,喊了几声,王小林答应了。刘老师从窗户看到,王小林长发齐肩,露出又黑又瘦的脸。刘老师知道王小林喜欢抽烟,随即向屋内递了一根烟,他发现王小林接烟的手瘦若鸡爪。
一个星期过去了,邻居们发现王小林的家里没了动静。刘老师再次走到他家窗户前,只见他趴在床上,四肢僵硬。村民进屋查看发现,王小林死了。“好些天没见到他出门找东西吃了,多半是饿死的。”村民们对王小林的死感到惋惜。
接到记者的电话,王小林的姐姐嚎啕大哭,平缓心绪后说:“我现在的心情很不好,对弟弟的死非常痛心。14年啊,我的心一直在痛。如果人有来世的话,我希望他做一个能劳动的人,能自食其力。”
要重视大学毕业生的心理指导
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们,寻求条件好、待遇高的工作岗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完全理解那些为了改善工作条件和待遇而付出积极努力的人们。但是,较好的工作岗位总归是有限的,数量有限就必然导致岗位生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择业和就业,就是面临着这种严峻的竞争形势。由于大学生受到自身教育以及自身生理、心理因素和社会、家庭等因素的限制或制约,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心理上不适应的现象,如经常会产生一些心理误区,受到一些心理困扰等等。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艰难历程,更加明显地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指导,理应成为当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要引导大学生着眼现实,不盲目攀高、好高骛远
大学毕业生对职业期望值过高、脱离现实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误区。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谋求到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几乎是每个大学毕业生的希望,这种心理需求是正当的、合理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大学生择业实践中,在过高期望值的心理作用下,大学生往往容易按照自己的理想一相情愿地选择职业,由于确立的目标不切实际,导致择业屡屡失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异常激烈,大学生择业也不例外。大学生择业时好高骛远、盲目地攀高是不行的,是要碰壁的。近年来,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要求“起点高、职位高、薪水高”的“三高”现象,具体表现为要求“单位好一点、牌子亮一点、效益高一点、工作轻一点、离家近一点、管理松一点”,很明显,这“三高”现象带有明显的功利思想、求富动机、出名倾向,是困扰大学生择业的一种心理误区。
择业过程中个性化、理想化成分太多的现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毕业生存在盲目攀高、脱离现实的心理误区。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往往只想到“我”在选择职业,而没有想到职业同时也在选择“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大学生对社会的需求缺乏了解,也说明大学生对自我认识的不足。盲目地攀高,是脱离社会实际的。有的做过学生干部或在校期间某些方面取得过成绩的学生,更加容易出现盲目攀高的心理,他们经常自恃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觉得自己曾经有一定的阅历,在择业过程中主观上要求自己不能比别人差了。而实际情况则是,不少学生由于在校期间过多地忙于一些学习之外的事务,在专业学习上没有下很大功夫,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不过硬,有时还得过且过。这些学生即使选中职业,但当他们从事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能很好地适应。
在择业过程中,大学毕业生自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从而丧失良好的机会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种心理误区。有的学生自以为自己在校学习期间学到了很多处理事务的知识,具备了较强的处事能力,认为自己的综合能力较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比一般同学强,坚信自己在择业问题上也会一帆风顺,得心应手。但在择业实践中,他们却往往没有其他同学幸运,人家都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自己却迟迟找不到。择业失败了,就应该找一下原因,但这些学生往往不从自身方面找原因,只从客观方面找原因,把所有的责任归咎于他人,归咎于社会风气不好、用人单位偏见等等。表现得颓萎懈怠,怨天尤人,再也没有了上大学时的那股威风劲。大学毕业生能否选择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能否抓住就业的机会。当就业的机会到来的时候,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如果没有准备好,即使机会天天到来,也只能让它擦肩而过,无法把它抓住。
在社会上择业与在学校里取得成绩、获得成功,有着很大的不同。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大多数成功,大都离不开老师的呵护、引导和帮助,有的是教师一手设计、策划、导演的。在大学校园里,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实际上是让大学生一直在享受一种社会上少有的“特权”。择业时人们面临着几乎均等的选择与被选择的机会,难以再享受到“特权”。而成功的机会是怎么来的呢?不是碰来的,而是抓来的。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问题是一个人抓住机会所需要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不论是在人才市场还是在单位现场,凡是能够抓住机会的人,都是有思想准备和实力的人。如果一个人有实力但没有思想准备,即使他的条件再好、再优越,当择业的机会到来时,也同样会让机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抓机会就要练内功,对于求职来说,如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所以,大学生要尽早做好择业的准备。做好准备,就是提高素质,锻炼能力,适当掌握一些必要的择业知识和技巧。
一些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正视自我,喜欢互相攀比、疾贤妒能,也是一种心理误区。在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选择上,不少大学生特别关注社会的认可度,喜欢把自己的职业与周围同学的职业作比较,只要别人的职业比自己的好一点,心里就不能平衡,总是千方百计地揭人家的老底,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当面奉承背后使小动作,甚至采取过激的手段陷害人家。择业中的嫉妒是对他人成就、名望、特长优越地位的既羡慕又敌视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内化就是忌妒心,它是属于情感范围的狭隘心理,是一种心理变态的反应。
择业中的嫉妒心理就是看到某些方面有人超过自己或者即将超过自己,求职获得成功或者即将获得成功,眼红、不甘心、并为此恼怒的情感。有嫉妒心的大学毕业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征,比较自私,心胸狭隘,虚荣心强。从大学生择业心理看,嫉妒与被嫉妒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比方说专业相近、才能相近,空间相近,兴趣爱好相近。嫉妒会疏远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有时即使自己找到了职业,却失去了朋友。择业嫉妒心理有极大的危害性,假如择业中嫉妒的是别人的个人能力,那自己就设法获得这种能力,自己通过不断地追求新知,创造条件去获得对方具有的才能,同时发展对方所不具有的才能;当别人超过自己时,自己不但不嫉妒,而且更有勇气超过别人。人皆有所长所短,在择业中做到扬长避短,就会成功。假如别人在某个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你实力不足就应该承认不足,而在其他方面谋求发展,取得成绩。
过程中存在虚荣侥幸而非实事求是的心理,不顾实际地夸夸其谈,更是一种心理误区。不少平时表现比较积极的学生,包括一些学生干部,他们的专业成绩可能不如那些成绩最好的学生,但绝对不应是较差的,而且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大学生中应是较突出的。这些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与老师、与外界多接触,较早地学会了人情世故,学会了为人处世,这使得他们在进入社会后并不像一般学生那样单纯。按理说,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对毕业生择业是有利的。但问题往往发生在,许多学生在虚荣侥幸心理的支配下,惟恐失去就业机会,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利用这种优势,有时会人为地将自己的优势变为劣势,从而影响顺利择业。
在择业时,不少学生经常采取夸夸其谈的方式来掩盖自己虚荣侥幸的心理,把自己说得无所不能,给人的印象好像是社会上所有的工作他都能干。这些学生一旦发现了符合自己需要的职业,便不顾自己所学的专业、能力、个性特点等实际的情况,强行择业。他们往往会根据用人单位规定的条件编造材料。如果是党政机关,就说自己担任了多年的学生干部,取得了多少荣誉成绩,自己的管理写作能力有多强;如果是大专院校,就说自己的知识面有多宽,专业知识有多深,语言表达能力有多强,科研能力有多棒;如果是新闻单位,就说自己交际能力有多强,文思有多敏捷,眼光有多敏锐,有多能言善辩;总之,除了个人的性别、政治面貌不能编造之外,一切都是为我所需,随心所欲地编造出来。只要是自己看好的职业,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就可以编造出什么样的条件,一种单位一份自荐材料,一份自荐材料一种模样;十种单位十种自荐材料,十种自荐材料十种模样。活像一个变形金刚,你需要什么样的材料,我随时都能给你变出来。这些毕业生有一种心理,认为面试时间短,面试人员不会认真考察,只要自己能够现场充分表现自己,把自己展示出来,管什么真本事假本事,签了约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