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连普通话都讲不利索,城里小学生已经在外教的帮助下练就一口标准美音,甚至还能搞点二外;
小地方的孩子只能去省城看博物馆,一年一次,而一线城市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地出入国家级科学场馆;
更不要说音乐、美术等文体特长和才艺,三线城市以下的很多学校,可能连个美术老师都没有。真是应了那句笑话:“你的音乐是体育老师教的吧”。原因无他,一是师资力量贫乏,二是学校为了高考而缩编副课。
阶级固化是近年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隔三差五地就会被大家换个姿势说一说。
毫无疑问,优渥的经济条件在很多像小姐妹这样的富二代成长中意义重大。但一味强调教育垄断、阶层固化也没有太大意义。
与其嫉妒别人“出生在罗马”,普通人更需要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上升通道,而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教育,并不一定是靠烧钱比赛才能完成。
首先,我们必须纠正一种态度:
贫富悬殊、阶层差距固然会让很多优秀青年挡在门槛之外,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努力的借口。难道所有的贫穷和困窘、半世的不如意,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不给力吗?
同时,富二代们能上名校,固然有家世的因素,但自己就毫无过人之处吗?毕竟,比小姐妹家更有钱的人也不少,个个家里都能出名校生?
舆论都在关注“有钱就能为所欲为”,“成绩垫底也能上名校”,少有人发问一个从初中数学17分到被牛津录取的妹子,她经历过什么样的量变和质变,而这些不仅仅是烧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对于占大多数的普通家庭来说,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持孩子上顶级学校或请名师指点,也没有高深的人脉助力孩子成功,那么还有什么可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