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的宫廷戏,那就是《清平乐》了,而宋代重文抑武,是文人最惬意的时代,他们的生活被读者向往。那么,是不是尊重历史呢?在服饰上是否切合时代?科举制度是不是和唐朝一样,和播出的清宫剧是一样的呢?
【服饰篇】
关于宋代服饰,有很多历史文献可以佐证,也有绘画、陶俑来参照,在皇帝通天冠、皇后凤冠,大臣品官服色等方面,《清平乐》依照南薰殿旧藏帝王像等史料,进行复制,有模有样。不过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服饰方面也有疏漏。
直脚幞头使用太广泛
幞头是宋代的代表性服饰,尤其是直脚幞头,更是宋代服饰的象征,时代特点非常明显。因为直脚幞头诞生于宋代,但是幞头则产生于北周。北周武帝时(572)以幅巾裁为四脚,即加上四带,称为四脚幞头。隋唐时期,幞头内衬巾子(一种薄而硬的帽子坯架),就是说在幞头的里面用一个帽子架,支撑幞头,或者说给幞头固定形状,这种样式在唐代陶俑中有很多。幞头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称为幞头脚,随着这两根带子的加长,名称由开始的“垂脚”“软脚”,变成了“长脚罗幞头”。
到了宋代,幞头成了宋代男子的首服,上自帝王,下至百官,除祭祀典礼、隆重朝会需要冠冕之外,一般都戴幞头。宋代的幞头已经脱离了巾帕的形式演变成一种帽子。幞头之所以在宋代流行,有特殊的情况。我们看影视剧,觉得大臣上朝很规矩,很严肃,其实宋代初期并不是这样,大臣在上朝时,也会交头接耳,传播小道消息,影响上朝的秩序。幞头伸出两脚,初期两脚左右平直还比较短,到了中期,两脚伸展加长,两脚伸出的长度约一尺左右。这样戴着长脚幞头上朝,为了避免幞头碰撞,官员们彼此就保持一定距离,至少相隔二尺,这样就无法交头接耳。
幞头的种类很多,宋代流行的有五种:直脚幞头、局脚幞头、交脚幞头、朝天幞头、顺风幞头。此外,还有卷脚幞头、向后曲折幞头、销金花样幞头、一脚幞头、宫花幞头、牛耳幞头、银叶弓脚幞头、高脚幞头等。幞头的脚分为软脚、硬脚,又有圆顶与方顶区别。
《清平乐》中官员使用直脚幞头的场合很多,其实直脚幞头使用是有局限的,在朝会时使用,又因两边直脚展开有七八十厘米,近距离活动不方便,因此其他场合多使用小垂的软脚幞头等。
宋代的幞头变成了帽子,并成为文武百官的规定服饰,士庶则很少使用。一般文人儒生,以裹巾为时尚,风靡一时的东坡巾、程子巾、山谷巾、高士巾、逍遥巾等名目。《清平乐》中韩琦为士人时,属于百姓,不应该戴幞头,而当裹巾。
官服的品色制度有服色处理不当
唐代实行了官员品色制度,即以服饰的颜色来标识官员级别的高低,大体以紫、绯、绿、青四色定官品之高低尊卑。
《文献通考》曰:“用紫、青、绿为命服,昉于隋炀帝而制定于唐。”朱熹曰:“至隋炀帝巡游无度,乃令百官戎服从驾,而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资治通鉴》曰:“大业六年(610)十二月,上以百官别驾,皆服袴褶,于军旅间不便。是岁始诏从驾涉远者,文武官皆戎衣。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丝;胥使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皂,士卒以黄。”
宋代男子服饰,以圆领袍衫为主,百官公服也这样,除祭祀、朝会之外,都穿袍衫。宋代的公服(常服),沿袭唐制以服色来分别官职的大小。《宋史·舆服志》规定:“宋因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服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襕,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自王公至一命之士,通服之。”到了元丰元年色略有更改,去青不用,四品以上服紫,五六品服绯,七八九品以上则服绿。中兴年间,仍行元丰之制。
《清平乐》中有几处对于官员服色处理不当。八大王赵元俨与吕夷简相遇,着浅色圆领衫,戴垂脚幞头;而吕夷简着紫色袍。八大王是王爷,高于一品官,着紫色袍可以,却不会穿不在紫、绯官袍品色系列的浅色服饰。
第二集中也有太医着红色官服袍。按照明清官职体系,太医院掌院的院使是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七品,用六品冠带。但是宋代执掌太医院的称为体医官院使,因其属于技术官,尚不如翰林、进士受重用。宋代的进士前三甲的地位也不如明清时期三鼎甲,初授官较低,仅为八品。明清时期科举三鼎甲授官,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正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推测宋代太医没有达到正六品,不能穿红色官服。
范仲淹应晏殊邀请,来应天府书院执教,路遇应天府书院学监。书院本是民间机构,最高首长是山长,山长不是官,通常由举人功名者担任。应天府书院兼有官办府学背景,暂不说书院有无学监一职,即便有,官职也不高,不会高于进士,因此应天府书院学监穿红色官服,就不符合规制。
士庶服饰有禁忌士人衣服不可光鲜奢华
《清平乐》范仲淹来应天府书院,几位年轻学子对于范仲淹衣着如老农颇为不满,讥讽了一通。这几位年少气盛的学子,衣着光鲜,料面奢华,服色也不同。显然不符合宋代士庶穿着标准。
古代社会,对于服饰穿着,不仅官与官有服色限制,对于士人(读书人)、平民不仅有服饰规定,还有面料的限制。
《宋史·舆服志》规定:“近年品官绿袍及举子白襕下皆服紫色,亦请禁之。其私第便服,许紫皂衣、白袍。旧制,庶人服白,今请流外官及贡举人、庶人通许服皂。”宋太宗年间,出现官员、士子服饰僭越情况,诏令改之,规定举人、百姓衣裳着黑。
通常书院的学生与国子监、府学生员着装都有统一规定,不允许学生搞特殊化,社会上服饰僭越更是不允许。《清平乐》的编导为了制造应天府书院学生与学监以貌取人与范仲淹着老农装的矛盾冲突,而让学监官服僭越,学生衣着光鲜来衬托他们注重外表,违背礼制,想法很好,但是以牺牲服饰的历史真实性的处理则不妥,客观上给电视剧添加了一处瑕疵。
宋代贵族女性不穿低胸襦裙
《清平乐》中女性穿衫子襦裙较多,太后、皇后、嫔妃等,都有一套低胸装,外着衫子内着襦裙露抹胸,虽然没有张艺谋影片中夸张的“挤乳装”,猛然一看,也以为误入了大唐宫廷。
宋代女性服饰,上衣有襦、袄、衫、大袖、背子、半臂、背心、裙等多种,下裳以裙为主,有长裙、石榴裙、双蝶裙、百蝶裙、绣罗裙等。
宋代妇女虽也有穿纱罗之衫,但在穿法上与晚唐、五代不同,宋代社会风尚收敛,风气质朴,衣冠服饰趋向拘谨与保守,在这种情况下穿着罗衫,不可能像从前那样袒胸露脯,因此多加有衬衣。有时干脆在衫子里面,缀上一层衬里,做成夹衫的形式。正如后来南宋词人李清照词所说的:“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
宋代女服以交领为多,从南薰殿旧藏宋代后妃、王诜《绣栊晓镜图》等绘画、出土陶俑等来看,皇室女性、贵妇的服饰以交领为主,宫廷内侍女服饰以圆领为主。
对襟领施于半臂、背子之上。何为半臂?短袖上衣,名称始见于唐代,由汉魏半袖发展而来。形制为对襟,短袖、长及腰际。两袖宽大而平直,长不掩肘。唐初半臂为宫中侍女之服,著之以便劳作。初唐晚期流及民间,成为唐人的常服,宋代也有半臂。何谓背子?背子又作褙子,又名绰子。背子有两种说法:一是指短袖上衣。另一种指宋代流行的妇女常服,形制为对襟、直领,两腋开衩,下长过膝。
襦裙在宋代也确实是女性服饰,但是类似大唐的低胸装并不多见,而且穿戴习惯上,宫廷几乎不穿低胸襦裙,倒是民间盛行低胸襦裙。宋代大足石刻养鸡女的着装就是低胸襦裙,刘松年《茗园赌市图》中村妇上着襦,内着抹胸,微露胸乳,下着裤,襦下端束于裤内,因此,《清平乐》将襦裙穿戴人群,用反了。如果宋代民间或基层女性穿低胸襦裙倒是可能。
唐代与宋代的社会风气不同,唐代服饰呈现开放性,又吸纳了西域民族的风尚,流行胡服,因此有袒露领、低胸装、透视装。宋代思想内敛,宋初对唐风虽有沿袭,但是已有收敛的倾向,服饰渐渐趋向素雅。因此宋代宫廷服饰大袖衫盛行,南薰殿旧藏宫廷皇帝、后妃绘画,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袒露领。显然低胸装与宋代的文化推崇,道德建设不符。到了南宋理学盛行,更是如此。
以低胸装的襦裙来展示宋仁宗朝代的《清平乐》,视觉上或许吸引眼球,但是与时代有了割裂。
北宋妇女还有一种不制衿的服饰样式,不施纽带,两襟敞开,露出内衣。这种服饰流行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由宫廷而及民间,尊卑皆可著之。《清平乐》述说宋仁宗朝(1022-1063)的故事,与宣和年间相差至少50年,如果从宋仁宗继位的天圣元年(1023)到宣和元年(1119),则有近百年的时间差。
【科举篇】
这部剧说宋仁宗时期故事,有若干知名文人出现,善于填词的晏殊,“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以及名臣、名相韩琦、富弼等等,这些文人,词人,几乎都经历过科举,高中进士,入仕,成为北宋栋梁。服饰史学者、江苏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黄强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指出了这部剧关于科举方面的一些谬误。
宋代科举有省试,没有乡试一说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大业年间,但是隋唐的科举远没有明清时期鼎盛。科举制度有三级,院试(县试)、乡试(省试)、殿试,但是这样的完备体系,在明清时期。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即进行乡试的考场。
唐及五代科举考试,主要分为解试和省试两级。这里的省试不是指行政级别的省,而是尚书省礼部,故又称礼部试。
科举到宋代成为科举社会,人们的社会身份也地位的高低不再以血统和出身为划分,代之以是否考中科名并以科第的高低为依据。北宋科举制度规制是三年一开科的确定,即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三年一次。第一级州试在宋代称发解试,指将各地区报考进士科目并通过考试的举子按照解送名额送子尚书省,也称解试。解试多在秋天,故称秋闱。
第二级考试,到地方省城参加省试(尚书省礼部主持)。时间为每年二月,初一到初八。因为在春节二月举行,又称春试、春闱。宋代行政区划为路,有京东路、陕西路、河东路、河北路、京西路等。《清平乐》中说乡试,实际是省试,但是宋代有省试一说,没有乡试一说。明清时期才说乡试,在省城考试。第三级考试是殿试,宋代殿试与唐五代不同,是北宋嘉祐二年(1057)规定,此后凡是参加殿试的进士不再黜落,而是重新排定取录名次,并成为定制。
宋太祖赵匡胤对科举改革,禁止公荐,沿袭唐五代旧制开科取士,贡举目有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宋代也是取进士最多的朝代,尤以宋太宗时期最为突出。《宋史·选举志》记载:太宗一朝开科举8次,取录进士1487人,平均每次录取186人。如果加上其他科目所录人数,取录人数就更多。有的年份取录近千人,太宗淳化三年(992)取录人数为1317人。
宋太宗时期所行科举一个不同之处:一旦科举及第即行授予官职。《宋史·选举志》记载:“甲乙第进士及九经,皆授将作监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其余亦优等授官。”唐代科举及第,并不立即授官,还要参加吏部考试,才能做官。唐代韩愈就参加了4次吏部试,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才进入仕途。
应天府书院不收女生,此南京非彼南京
《清平乐》中有晏殊出任应天府知府,范仲淹来应天府书院任教。这里的应天府指河南商丘,剧中南京也指商丘。
应天府书院是一所典型的官办书院。天圣五年(1027)起,范仲淹应南京留守(剧中说是应天府知府)晏殊之聘,主持院务二年。培养了大量人才,有向敏中、尹洙、富弼、江休复等北宋名臣。
《清平乐》中范仲淹应天府知府晏殊邀请来应天书院,范仲淹与书院学监发生冲突,正好遇到女扮男装的曹丹姝。等到范仲淹主持书院,曹丹姝也顶替兄长之名、女扮男装进书院(府学)读书,晏殊、范仲淹都知道曹丹姝的性别,这种剧情只是戏说,历史上没这等事。时而说书院,时而称府学也不妥当。范仲淹主持时是书院,十多年后才改为府学。
女扮男装混入书院读书,《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编的有鼻子有脸,不过是臆造的桥段。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对于文化,官宦人家,经济条件好的,可以请老师来家做西席。宋代的书院不可能也没这个条件来招募女生来读书。书院在古代集学校、图书馆、出版社于一体,可以自行刊印图书。有学问的大儒,以教书为业,也会来到书院作山长(院长),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如朱熹与白鹿洞书院。书院基本上是寄宿制,需要吃住学在书院,没有女生宿舍,如何安排曹丹姝这样的官宦人家的女生来读书?这是电视剧中的一厢情愿,为了故事发展的需要。
应天府书院自景祐二年(1035)改为应天府学,庆历三年(1043)改为南京国子监,其地位更高于地方一般官学,而与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国子监鼎足而三。这样知名的书院,府学更不会,也没有可能容纳女生入学。
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北宋时称江宁府,南宋时称建康府,到了明朝才称为应天府,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同年三月,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宋代应天府则是河南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