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对于拿破仑的失败,许多人将其归咎于贪婪。因为如果拿破仑不是一心想要征服欧洲,不停的扩张,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但事实上,这显然不是拿破仑能够决定的,除非他主动放弃法国欧陆霸主的地位,将曾经赢来的利益主动交出去。纵观拿破仑时代的扩张战争,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被动进行的。
比如雾月政变后,拿破仑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执政官,这是他第一次登上王座。而后紧接着,便是拿破仑那载入史册的军事史神迹,翻越阿尔卑斯山,击败意大利,取得马伦哥战役大捷,从而获取了欧洲大陆的战争主动权,迫使奥地利屈服,最终使得第二次反法同盟宣告瓦解。注意,这时已经是第二次反法同盟了。
第一次反法同盟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使得欧洲这些君主制国家感受到了威胁,生怕类似的事情会在自己国家上演。所以他们组成同盟,决心扑灭这场革命。当时的拿破仑还只是法军一个小小的少校。
而他也正是通过与反法同盟的战争,而逐渐攀上高位,最终成为法国的执政。
所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时期,拿破仑乃是身不由己,其面对的是意识形态的对立,是因为有反法同盟存在,他必须要打。
那么之后拿破仑改组共和国为帝国,法国的大革命宣告结束,大家没有了这种阶级对立。此时为何还会发生冲突呢?
矛盾其实主要出现在两个国家身上。
首先是欧洲大陆上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一直是以欧陆霸主自居,他们和同样称雄欧陆的法国有着最为实际的领土争端。
比如在西班牙,其曾经乃是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后来却是被破旁王朝所取代,而后转到了拿破仑手中;而意大利作为曾经的罗马故地,哈布斯堡家族作为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自然也是想收归己有;此外还有未曾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奥地利早已经觊觎许久,以前只需要对付崛起的普鲁士就行,如今却横空跑出来一个法兰西,奥地利很是头痛。
总之,作为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奥地利和法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即使是在拿破仑称帝后,奥地利依旧参加了第三次反法同盟。
当然了,相比隔海相望的英国以及远在东欧的沙俄,奥地利离法国太近了,随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失败,奥地利被拿破仑打服。如果此时拿破仑见好就收,也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英国不插手。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素来奉行大陆均势政策,他们绝不允许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霸主级别的国家。如果有,那就将他们瓦解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英国的安全。
而拿破仑执政时期的法国,已经是打遍欧陆无敌手。等到拿破仑称帝,法兰西帝国已经称霸欧陆。此时拿破仑不仅仅是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他还是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和瑞士联邦的首脑。而在那个殖民时代,海外的殖民地中,拿破仑除了拥有法国的殖民地意外,荷兰、西班牙这些老牌殖民国家的殖民地也是法国的。
很显然,法国的实力已经威胁到了英国。
甚至于当初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如果不是纳尔逊指挥下英国海军战胜了拿破仑的海军,英国就没有了。而这更是让英国坚定了打垮了拿破仑的决心。因为如果任由拿破仑发展,那么坐拥欧洲大陆以及大部分海外殖民地的法兰西帝国,其实力远不是英国能比的。
同样也是因为特拉法尔加海战,英国击败了法国海军,使得法国无法在海上与英国人对抗。当时法国联合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主帅维尔纳夫和18艘战舰当场英军俘获。
此役后,法国海军精锐尽丧,拿破仑被迫放弃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那么孤悬海外的英国人便可以毫无后顾之忧的当搅屎棍。
于是乎我们看到,英国一次又一次的组织起反法同盟,找拿破仑的麻烦。
第三次反法同盟,英国联合了奥地利与沙俄,三大帝国共怼拿破仑,结果却被拿破仑击败,奥地利被彻底打服。拿破仑借此机会走上了人生巅峰,彻底确立了其欧陆霸主的地位。
第四次反法同盟,英国又联合俄罗斯帝国和普鲁士王国,结果又被拿破仑击败,这一次普鲁士王国成了下饭菜,德意志成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第五次反法同盟,这一次和之前不一样,唱主角的乃是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手下败将,其不甘心失败,乘着当时西班牙内乱的机会,想给法国来一个釜底抽薪。而且由于普鲁士被打的近乎王国,所以唱大戏的其实只有奥地利。但这背后,同样有着英国的影子,首先西班牙内乱是英国在背后主导,而奥地利的反抗,也是源于英国背后的支持。
当然结果很明显,之前加上沙俄都打不过,这次仅仅一个奥地利,那完全就是来下饭的。最终奥地利被拿破仑击败,被迫割地求和。而这一次奥地利也被彻底打服,选择用联姻的方式来结好拿破仑。
而拿破仑也同意和奥地利结盟。其实这应该算是拿破仑失败的伏笔。如果拿破仑当时彻底击垮了奥地利,想像普鲁士那样,将其领土纳入。估计即使是有着后来的折戟莫斯科,也不至于回来被人家痛打落水狗。
此时的拿破仑彻底在走上了人生巅峰,统治着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算下里其实就还有两个对手,一个是英国,另一个则是俄国。此时的拿破仑如果见好就收,也不是不可以,但其必须要和英国讲和,或者取得沙俄的合作。
但是这两个国家,显然不愿意与拿破仑握手。首先英国还是咱们老生常谈的大陆均势政策,而俄国长期被排挤于欧洲之外,早就养成诸如当年周朝的楚国那样,我本蛮夷,你别来惹我。
总之,这两个国家,拿破仑必须要搞定一个,否则就是面临着双线夹击的威胁,再加上被征服的普鲁士、奥地利这些国家,本来也都不是真心臣服,一旦停下来,免不了作怪。
特别是英国,凭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让拿破仑无所适从。当然,拿破仑也出过一些反制措施,之前拿破仑构建了一套大陆封锁体系。想要把英国孤立,既让英国的商品进不来,同时也让欧洲的原材料出不去。
不过拿破仑的办法并不奏效。因为英国是当时全欧洲的金融中心,欧洲大陆的封锁,起初对英国确实有很大影响,但是英国海军全歼法国海军后,牢牢控制了海洋。没有了欧洲对于英国人来说,不要紧,英国还可以通过各殖民地和海外国家的贸易补充损失。
从1805年至1809年,英国光是从美洲的出口额就从30万英镑提升到630万英镑。因此英国对拿破仑的封锁政策有恃无恐。还反而利用金元政策援助那些不满法国的国家,与这些国家进行走私交易。
拿破仑见英国小日子过得不错,就继续加大对英国的封锁,结果这一加强,就惹恼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
因为当时法国工业生产能力远不如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的英国,生产能力无法满足欧洲各国的需求。而欧陆其他各国大多停留在封建和农奴制,生产力低下,加上长期的战争和高昂的赔款,各国非常依赖英国提供的商品。比如当时的德意志地区,就因为拿破仑的经济封锁政策,百业凋敝。
所以说,拿破仑的封锁政策不仅很失败,而且还搞得欧陆怨声载道,分歧严重。而英国则趁机继续分化拿破仑统一的欧洲。
而由于之前海战的失利,拿破仑对于征服英国还是有点不自信,于是选择了俄国下手。结果咱们都知道了,拿破仑输给了俄罗斯的冬天。当然,此时的拿破仑还未彻底的走向失败。是英国再一次组织第六次反法同盟,挑唆拿破仑昔日的小弟们,奥地利和普鲁士先后反水,拿破仑最终走向了失败。而后拿破仑虽然有过短暂复辟,但又是英国组织第七次反法同盟,将其击败。
所以,对于拿破仑来讲,他虽然是划时代的人物,但却也逃不了时代的限制。在那个环境下,收手不收手,不是他能够决定的。而英国这个特殊的存在,更是其最终失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