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直都在提倡减负,但真正减负了吗?至少目前很多大学还是以分数为标准来筛选学生的,那么一味地减负,可能会让很多的孩子学习跟不上,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就必须要靠家长抽出时间来监督,或者报班等等!
近日,一篇名为《南京家长已疯》的网文刷屏,引发网友热议。@南京教育回应 :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
要在把不合理的课业负担减下去的同时,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要规范执行上级要求,防止和纠正执行简单化、形式化、机械化现象,持续推进规范化办学。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在很长时间以来,这句看似调侃的话却成为了中国万千家庭的真实写照。
而在如今的减负政策之下,“我没有作业”“我们从来不考试”“我不在课外补习”“我下午3点就放学回家”……当这些听起来很“母慈子孝”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发生在南京、发生在我们身边之时,不少家长却再也坐不住了。
在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现如今,当老师的法宝由于减负政策不再灵验之时,如何保住学生的命根,成了每个家长心中的头等大事。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在很多家长眼中,减负减掉的不只是学生的压力,同样也减掉了学校和老师的压力。为了保住孩子的分数,这一部分压力自然只能平移到家长的肩上。但是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来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又有多少?
正基于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南京家长会认为“减负=制造学渣”,甚至对政策质疑的声音呈现出了“一边倒”之势。
如果公立学校都用“减负”把学习的任务推给了家长和学生,那对于一般家庭的小孩是不公平的,在美国百分之九十私立学校的学生家长会请私教,哈佛毕业生百分之五十来自于富裕家庭,可见教育在推崇快乐教育素质教育的美国成为了一个体现阶级的东西。虽然南京教育局的回应措辞不对,但是话糙理不糙!学习还是要吃苦的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
所有鼓吹快乐教育的都是为了加重阶级固化让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我们常说的“快乐教育”是想要避免让孩子学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让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偷换概念了。如果高考还是唯分数论,那么教育部门一味的实行快乐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是转嫁压力给家长了。
快乐教育 怎么去定义快乐?不是傻呵呵地乐!这种快乐应该是学到新东西并且会运用的成就感!很显然在宣传口号的时候,只注意了快乐=享受!
赞同,考着大学的题目,还接受着小学的教育资源。这不是减负,这是变相加负
纠结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研究话语体系中传达的真实含义意义也不大。
但能确定的是中国人才很多,永远都需要“人才中的人才”。不管是哪一种考核,都需要成绩和履历说话。所以不变应万变还是把自己搞的尽量强大。往英国送全寄宿制学校也好,在国内最终冲击985、双一流、卓越创新中心实验室也罢,都需要好的简历。让相信减负一样可以上学校的人去信吧,自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哈哈哈,作为一个南京人,我笑了。全国可能没有一个地方,像南京这样,培训班遍地开花,每一个街道和路口,你都可能看到。
减负?大四了就明白为什么有人是正式员工,有人说劳务派遣。为什么当时不再刻苦点多个3040分。
南京的教育质量绝了 不出省的真的不知道 这里的小孩素质教育抓的特别好 文体全面开花 谁说学习好的孩子不懂艺术?当我们那里的高中生连简谱都不认得的时候 南京的能给你说出 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你以为是你想的那个小星星吗 不是!教育 真的是一条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