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太甲就不得不说伊尹,但历史上记载的两本书却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大同小异的都是太甲先被放逐,最后太甲回来,不过回来的方式不同,一者是被迎接回来,一者则是自己讨回来杀人后重管朝政!
太甲是商汤的嫡长孙,太甲的父亲在商汤还活着的时候就去世了,没能登上王位。太甲的两个叔叔先后称王,可都是没干几年就死了。于是太甲继承了商朝的政权。
太甲当政的初期朝中有一个重量级的人物,那就是伊尹,伊尹在商汤还没有起兵的时候就担任宰相,在灭夏的过程中更是居功至伟。
《史记》中说太甲在位荒淫无道,于是伊尹把太甲放逐到汤坟墓附近的桐宫,自己主掌朝政。等到三年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又把太甲给迎接了回来。而伊尹则在太甲死后,沃丁执政期间病逝。
这段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每当有大臣要行废立之举都要把伊尹和霍光抬出来,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
但是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同的说法,司马氏的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出土了一些战国时期魏国的竹简,记录了从五帝到魏襄王的历史。被称为《竹书纪年》这上面就有不同的说法。
《竹书纪年》上面对这一段的原文是“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七年(太甲即位后第7年),王潜出自桐,杀伊尹,天大雾三日。”
可以看到《竹书纪年》和《史记》的说法是完全不一样的。《竹书纪年》说伊尹废太甲自立为王,几年后太甲从桐宫潜逃回国都,杀了伊尹。那么这种说法可靠吗?
首先要说的是,这种说法在《竹书纪年》出土后的1700多年里都不被认可,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在清朝亡国之前,在中国掌握最高话语权的就是儒家士大夫,而在儒家看来,伊尹自立这种说法就是对先贤的污蔑,同时也违背了他们一贯主张的道德礼义。是不为士大夫阶级所容忍的。也因为《竹书纪年》多有这种“侮辱”先贤的言论而被称为伪书。
但是到现在有人却把《竹书纪年》翻找出来,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且大肆宣扬。那么《竹书纪年》真的就可信吗?
首先要肯定的是,《竹书纪年》有很大一部分被认为是真实的,比如它对上古的天文情况的记录,完全符合现在的推演。而我们认为在古代是不可能通过计算推演出这些天文记录的。所以我们似乎可以因为这一点认定《竹书纪年》是真实的。
但是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最初出土的竹简,在晋朝八王之乱的时候就散失了。也就是说这些竹简只存世了几十年,而且一直都是在晋朝政府的掌握下进行文字破译的,(我们使用的汉字是战国秦国文字,与战国时候的魏国文字完全不同)。
对于一种几乎完全失传的文字破译,只在几十年内完成,而且这几十年也并不太平,所以这很难让人不产生疑问。
而且晋朝对其内容做手脚的可能也是有的,因为司马氏本身就是通过篡夺曹魏政权上台的,而且也杀过曹魏的皇帝,如果在上古先贤事迹做点手脚用来解释自身的行为还是有可能的。
在后世《竹书纪年》因为不受主流的接受几度散落,又几度整编在一起,在宋清和现代都有重新编订的行为,这中间也很难保证不出现什么纰漏。
虽然列举了一些《竹书纪年》的疑点,但这些却都不是主要的问题,也说明不了什么。其实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孤证不立,而《竹书纪年》就是非常典型的孤证了,这才是《竹书纪年》最大的疑点。
其实不论疑点有多少,我们也还是不能否定《竹书纪年》的历史价值,但如果只凭借这一本书就颠覆历史,那就显得有点儿戏了,我们可以把《竹书纪年》当作一个重要的参考材料,但是不能用它推翻历史。
所以,综上所诉,对于伊尹是老死还是被杀,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因为无论怎么说,结合当时的政治生态环境都是能说的通的。而且好像都很有道理。在新的证据出现之前,那就只能看每个人不同的想法了。
其实关于太甲不只有伊尹这一个问题可以说,他身上还流传了一个不怎么靠谱的故事,很有意思,值得说一下。
话说太甲晚年想要为自己找一块称心的墓地,他挑中了一个靠山面河的宝地,这个地方在历山山下。
可是太甲的儿子很不孝顺,每次太甲让儿子做什么事,他的儿子都要反着来,叛逆心理很重。太甲就想,既然儿子总跟自己作对,不听自己的话,那么我说想葬在山下他一定不会听从。所以太甲就对儿子说“我想被葬在历山的山顶!”
太甲本以为儿子一定继续跟自己作对。但是谁曾想,太甲的儿子觉得一辈子都没听过父亲的话,这回父亲已经死了,就遵从一次他的意愿吧!
于是太甲最终被葬在了历山的山上。太甲墓葬所在的山峰也被称为太甲山。
这个故事是流传很久远的民间传说了,但是没有什么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而且后世对于太甲山的考古也没什么发现,也许这只是后世人的浪漫传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