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官僚制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由于制度自身的问题,为卖官鬻爵提供可能。因此在中国,跑官买官的风气古已有之,最牛的莫过于汉灵帝明码标价的卖官鬻爵了。人家汉灵帝可是公开、透明,真正做到童叟无欺。但是,历史上不是所有上司都像汉灵帝的,有的人太不地道,收了钱不办事,或者没有按照要求兑现承诺,让别人的钱财打了水漂。
五代时期的袁正辞,曾三次花重金买官,但是都不能得偿所愿,最后忧郁而死,称得上是史上最窝囊的买官者。追根溯源起来,这事还得从袁正辞的父亲说起。
袁正辞他爹叫袁象先,此君就是靠行贿得到的官职。袁正辞不过是想效仿他爹,走捷径弄个高官当当而已,真可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据说,袁家是唐中宗时南阳郡王袁恕己的后代,到袁正辞的爷爷袁敬初时攀上了高枝,娶了后梁太祖朱温的妹妹万安长公主做太太,成了朱温的附马爷,那么袁家就成了皇亲国戚。因此,尽管袁象先既没立过战功,也没有建立过什么业绩,但人家凭着皇帝外甥的关系,先后做过宣武军内外马步军都指挥使,宿、洛、陈三省(州)省长(刺史)。
袁象先是靠裙带关系才混到省部级干部位置的,按理说应该格外看重这层亲戚关系才对,可对有些人来说,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什么亲情友情都是浮云,袁象先就属于此类。梁乾化三年(913年),袁象先与魏博军区司令(节度使)杨师厚合谋发动政变,在洛阳杀死了弑父篡位的朱友珪,再拥立朱友珪的弟弟朱友贞即位,即梁末帝。袁象先凭此是官运亨通,被委任为宋州(今河南商丘)军政长官——节度使。
袁象先主政宋州十年,拥兵十万,威震天下,又经常向皇帝保荐各级官吏和地方大员,因此前来向他行贿的人是络绎不绝,手握大权的袁象先是来者不拒,毫无顾忌地大肆敛财,很快就聚集数千万家财和大量的房地产。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定都洛阳。袁象先见风使舵,率先通电表示拥护李存勖。为了表示拥护得更加彻底,更是为了保住节度使的位子,他从保险柜里拿出数十万金银财宝,跑到洛阳,把后唐政府的权贵们悉数打点了一遍。金钱果然好用,朝廷上下一致称赞袁象先,唐庄宗李存勖更是厚待袁象先,赐他姓名为李绍安,恢复其宋州节度使的职位,让他回原地镇守。
公元924年,袁象先又来到洛阳觐见唐庄宗,李存勖改原来的宋州宣武军为归德军,对袁象先说:“归德之名,为卿设也。”意思是说,袁象先投降了后唐,就是归顺后唐的有德之人。这年夏天,袁象先因病医治无效,死了。被朝廷追封楚国公。
知子莫如父,袁象先有两个儿子,长子袁正辞,次子叫袁山义,他看准了袁正辞会管财,不舍得花钱,所以直到临死也没有把财产平均分给两个儿子,而是全部留给了袁正辞。
袁正辞不愧为当时有名的守财奴和吝啬鬼,他把金银财宝存放在一大间房子里,堆放得满满一屋子,专门定做了一扇厚实的防盗门,钥匙自己保管,白天挂在腰上,夜里睡觉时挂在自己的脖子上。他每天必备的课程就是到存放钱财的库房周围转上几圈,看上几眼就心满意足了。
有一阵子,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存放财宝的屋子里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好像是牛叫一般的怪声。家里人都非常害怕,以为出现了妖怪。一时人心惶惶,传言四起。有家人就劝袁正辞拿出些钱财,施舍给穷人,破财消灾。这对袁正辞来说,比要他的命还难受。于是,袁正辞狡辩说:“我听说物体发出声音,是为了求集同类罢了,只有把钱财聚集多了,满足了它的要求和愿望,声音就停止了。”听了他的谬论,大家都传为笑话。
由于有父亲这棵大树,袁正辞也有个飞龙副使的头衔。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不满足了。父亲曾经是掌握生杀予夺大权的一方大员,在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自己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再光耀门庭一把呢!
有了想法的袁正辞说干就干。别看这个吝啬鬼平时出钱就象出血一样心疼,但在花钱买官上却出奇的大方。他一次就大手笔地拿出五万缗钱财,送给唐废帝李从珂,表示要买个省长(刺史)当当。唐废帝也爽快,拿到钱后就当场封了一个衢州刺史给他。
衢州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是个富庶之地。袁正辞听后异常兴奋,心里想:到那里当上几年刺史,弄个几千万家产不在话下。可是正在他踌躇满志准备走马上任之际,上边传来指示:那是个名誉刺史,只是挂名而已,不用真的上任。给了袁正辞予极大的打击,心疼又郁闷的他,恨不得用头撞墙。
后来石敬瑭起兵灭了后唐,建立了后晋,当上了皇帝,即晋高祖,定都汴梁(今开封)。这一改朝换代,让袁正辞又看到了机会,心想这回得买个真刺史干干。于是他又向石敬瑭贡献钱五万缗。为避免重蹈覆辙,在送钱时他当场讲明要买个真刺史,如果再封个假的,钱得退回。
石敬瑭心想,咱是新政权,得讲诚信,不能象旧社会那样欺骗老实人。于是就任命袁正辞为雄州刺史。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刺史了,可袁正辞接到任命后,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当上了真刺史,忧的是雄州地处灵武之西,属于老少边山穷地区,更要命的是,该地区临近吐蕃境内,吐蕃的那些个游牧民族,个个生性凶恶,经常骚扰中原,万一攻打进来,雄州首当其冲,第一个死的就是我这个刺史啊!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人没了,钱还在!
想明白道理后,袁正辞向朝廷辞呈,这个刺史我不当了,钱也不用退了,就当我辞职算了。袁正辞想得倒挺简单,可是石敬瑭不高兴了,你拿老子的话当放屁啊,朝廷的诏书又不是草纸,岂是你想扔就能扔的?
袁正辞一听,彻底崩溃了,于是只好又忍着割肉般的疼痛,再拿出数万钱送到皇帝那里,请求免了他的刺史职务。石敬瑭看在钱的份上,很大度的饶了他:“既然你不敢上任,就怨不得朕了,朕只好另选他人了。”
袁正辞回家越想越窝囊,他思来想去,料定是皇帝觉得他的钱多,又做刺史心切,存心捉弄他。袁正辞既心疼那些会发出怪声的钱,又恨朝廷玩耍他,越想越忿,竟解下自己的衣带上吊自尽,幸亏被家人发现,把他从鬼门里给抢了回来。
石敬瑭死后,他的养子石重贵继位,历史上称为“出帝”。袁正辞尽管吃过两次亏,但他仍不死心。官迷心窍的他见新皇帝登基,觉得新的机遇又来了,于是再忍痛拿出钱三万缗、银万两,给出帝送了过去。
石重贵对袁正辞跑官买官的“事迹”早有所耳闻,就起了恻隐之心,对组织部的负责同志交代:“袁正辞是个老实人,不能让老实人吃亏,无论如何得弄个内地而富庶的州给他过把瘾。”可是正在人事部门为袁正辞物色适合的州府,写好了任命诏书,让皇帝签字时,有恒心没福气的袁正辞却一命呜呼了。真是可惜,可叹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