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随着市场和国际的不断接轨,再加上各个平台及歌手都开始注重自己的版权,因此收费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但是对于习惯免费的用户来说,这样做,大不了就换个平台就是了,但也有很多人愿意付费,并且还成为了常态!就和看电影一样,而慢慢的这也成为了一众趋势,版权意识的保护也越来越强烈了,这也给了这些音乐平台一些缓冲时间!
在大众消费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以数字化内容为代表的精神产品也逐渐成为消费的新趋势。在今年426国际知识产权日来临前夕,有媒体针对普通百姓对于付费享受音视频、电子书、信息、游戏、知识讲座等精神产的意愿展开了采访调研,从结果来看,在版权意识逐渐成为全民意识的今天,为精神产品付费正呈现积极向上的“消费升级”态势。
近六成用户愿意为网络上的内容付费,这是易观在2019年1月《中国网民内容付费生态调研》中所显示出的。然而如果往前推几年,这样的数字是不可想象的。
近日发布的《2018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用户支付发展报告》显示,数字音乐内容支付有望实现。在音乐金融的音乐新高峰论坛上,用户支付习惯的不断改善是一个过程。
当然,音乐内容市场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腾讯音乐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拥有2700万付费用户,社交娱乐服务拥有1020万付费用户,同比分别增长39.2%和22.9%。
虽然中国的付费音乐用户继续增长,但与视频支付相比,游戏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的数字音乐内容支付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国外。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国内数字音乐平台的用户支付率仅为3.5%,Spotify的用户支付率为46.3%,但另一方面,这也表明中国数字音乐内容支付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从免费到逐渐培养意识,国内新兴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音乐是一个积极的改变,这个场景需要数字音乐平台不断扩大消费,矩阵,通过创造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服务,“听”音乐场景不断细化,不断创造更多的惊喜:K歌、现场、演唱会等多元化内容加入,获取音乐的边际成本越来越小。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是所有的歌都能免费下载了,喜欢听歌需要申请加入某个APP成为会员,才能悠然自得地欣赏音乐。因为版权的原因,一个APP不一定会囊括所有的歌曲,这就给众多APP生存提供了空间,于是我拥有了两个音乐APP的会员资格。
此外,各大数字音乐平台也通过支持原创作品,创造了丰富的音乐库,这在内容上有别于其他音乐平台。他们开始推出一系列支持原创音乐人的项目,通过筛选和比赛寻找优秀的音乐创作者,帮助他们制作、制作和宣传音乐。如腾讯音乐音乐人方案、虾米灯光方案、网易云音乐石方案等。
其实不论是实体产品还是数字产品,不同的只是呈现方式,对于内容生产者而言,都是宝贵的劳动产出。当大众为内容付费的意识不断成熟,生产者所获得的也不仅是应有的经济报酬,而是来自使用者的尊重,以及继续创作的原动力。
此外,自制内容也成为音乐平台拓展原创音乐资源的重要渠道,希望大众音乐节目能为音乐平台孵化出大量高质量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