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都有一个麻烦的小问题——近视,虽然这算不得什么大病,去配一副眼镜就行,但戴眼镜有时候也挺烦人的。比如冬天进屋时得先擦眼镜,半夜起床上厕所也要先擦眼镜等等,这期间的不方便,作为一个近视眼,看鉴君深有体会。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今人面对近视尚且招架无力,古人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办法一:重在预防
讲古人是怎么预防近视之前,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近视的成因。
现代科学证明,近视主要有两个成因,一是先天遗传;二是近距离的用眼过度及生活空间狭窄等环境影响。先天近视避免不了,但后天近视还是可以预防的。
与今人相比,古人发生近视的概率非常低。这主要是因为古人文盲率特别高,绝大部分人都不识字,因此也不怎么看书,更没有电灯、电视、手机、电脑、iPad等等容易令眼睛疲劳的东西。
即使是古代的读书人,大部分时间也只能在自然光下读书,天黑了就只能乖乖睡觉。
能用得起蜡烛油灯的土豪毕竟是少数,有毅力“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的读书人则更是少之又少。相比人工制造的光线,自然光对眼睛的损害比较小。
另外,古人写字用毛笔,眼、笔、字之间的距离很健康,而且每个字都是固定大小。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被教育过写字时要“眼离笔尖一尺,胸离书桌一拳”吧?不过如今能做得到的人是非常少了,更不用说天天对着电脑屏幕工作。
还有,古人经常在野外活动,视野比较开阔,有利于眼部肌肉的张弛。
古人出门时要骑马,骑马的颠簸,让眼睛忽远忽近,还有射箭时也是要远近交替用眼,这些对眼部肌肉的锻炼具有良好作用。
办法二:喝中药
不论怎么预防,古人中也还是有近视的。明代有人作了一首嘲讽近视眼的诗。
“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日透窗棂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 因看画壁磨伤鼻,为锁书箱夹着眉。更有一般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生动描绘了一个不戴眼镜的大近视的形象。
据说,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都是近视眼,比如大文豪白居易、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纪晓岚等等。
当时的中医将其看做一种疾病,隋代《诸病源侯论》中称其为“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明代王肯堂所著的《证治准绳》称之为“能近怯远证”。
不过当时的医生都认为,近视是由“心躁则目浊”引起的,因此开的药方都是去火除湿的口服药,这些药治疗眼屎过多或许还行,治近视显然是不管用的。
所以唐代白居易才在名篇《眼病二首》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眼藏损伤来已久,病根牢固去应难。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案上谩铺龙树论,盒中虚撚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对近视“无药可医”的无奈感。
办法三:硬挺
如果古人没预防住近视,治又治不好,那究竟该怎么办呢?从史料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端倪,如果你是达官显贵,那好办,让别人读书给你听。
南宋《石林燕话》中记载:“欧阳文忠(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
但如果你是平头百姓,那就只能硬挺着了,但这样会闹出不少笑话。
比如《笑林广记》中的这个故事:“一近视出门,见街头牛屎一大堆,以为是路人遗下的盒子,遂用双手去捧。见其烂湿,乃叹曰:‘好个盒子,只可惜漆水未干’。”
好在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西方的近视眼镜传到了中国,当时叫“叆叇”(ài dài),在《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描绘的南京秦淮两岸的市井图中,就有很多细节表明当时的人已经开始戴眼镜了(但也有人说这些是老花镜)。
从清代开始,近视镜终于普及一些了,但也不是寻常人能买得起的。可见,要想穿越回古代,还是得注意保护眼睛,不要近视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