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工资不算低但为什么还是不够花?呵呵!
赚得不少 钱为什么还是不够花?这是一个伪命题。
城市越大,越没人理解你的穷。
相比父辈们的薪水,今天人们拿到的工资并不算低,尤其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月薪过万已不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儿。
钱挣得多了,但“不够花”的声音却此起彼伏的出现。
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无奈,每个月省吃俭用,却只能成为“月光族”。中年油腻的老司机抱怨,每年“流水”惊人,却要为孩子的夏令营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撇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不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苏宁金融研究院发布的一组数据告诉你,钱到底都花在了哪里?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人均GDP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8年、2011年和201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3000美元、5000美元和8000美元。
8000美元是什么概念?按照当前汇率,一个3口之家,一年的生产总值近16万元,可以在四五线城市全款买一套小两居。
从这个角度看,人们挣得的确不少,但为什么钱还是不够花?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人均GDP的提高,消费结构与消费品类会呈现阶段性调整: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消费升级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换句话说,在收入提高的同时,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大幅增长。
这一结论可以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中得到佐证。
从上图可以看到,自2014年起,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016年更是达到了64.6%。
也就是说,人们挣得钱大部分可能花在了消费上。具体来说,随着大量新兴消费品和服务的涌现,中国的消费结构正发生变化。
恩格尔系数是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即食品类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越是贫穷和落后,人们日常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相应越高。
由此可以看到,过去20年中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态势。2016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达到联合国设定的富裕国家标准。
钱花了,还没花在“吃”上,那人们的钱花在了哪里?
过去十多年,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的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尤其是食品烟酒类消费,从2000年的39.18%降至2016年的34.37%。同时,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
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烟酒类消费从2000年的49.13%降至2016年的34%,与之相应,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
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显示,中国大陆25-34岁主力消费人群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
这些消费人群所受的教育和成长经历与他们的父辈们不同,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新鲜刺激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由此引领了一波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兴起。
这并不是中国第一次消费升级。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致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
第一次是改革开放之初。这一时期,粮食消费比重下降、轻工产品消费比重上升。
第二次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新三件”(冰箱、彩电、洗衣机)替代“老三件”(自行车、手表、洗衣机),家电消费成为热点。
目前,中国正处在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
这一过程中,增长最快的是教育、娱乐、文化、交通通信、医疗保健、住宅、旅游等方面的消费。
应该说,消费升级不仅推动经济增长,消费结构变化还带动了整个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其中,消费升级无疑是实现这一政策目标的重要动力!
我只想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