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生活中缺乏必要的认知感是正常的,特别是爱看动画的孩子经常会因为剧中人物喜好,做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模仿秀。但也正是因为缺乏判断能力,小孩会做出伤害自己或者伤害到别人的事情。近日,一小孩因为看了动画片,模仿红孩儿喷火便造成了悲剧将床烧成了炭。
7月4日,因为看西游记动画片里的红孩儿喷火厉害,安徽阜阳一4岁熊孩子淘淘竟然模仿片中“喷火”情节,在卧室打开打火机练习“喷火”,不慎火烧床铺,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7月4日上午大约9点半,我们接到报警。”阜阳市邵营派出所民警郭庆告诉记者,当时他们赶到现场后,发现二楼卧室明火还未扑灭。
“老人当时心情很激动,说怎么无缘无故就着火了。”郭庆说,火势蔓延到了窗户。席梦思、棉被、窗帘都是易燃物,全都被烧了,屋里一片狼藉,墙面也熏得乌黑。民警和赶来的邻居一起帮忙灭火,最终将明火扑灭。
“火被扑灭后,我问他们家要不要报消防,查明起火原因。”郭庆告诉记者,这时一旁的淘淘哭着说,是他看到动画片里红孩儿喷火很厉害,自己找来一个打火机,坐在床上打开打火机对着吹火,没想到把床上的棉被点燃了。
“他看到着火了,很害怕,把门关上就跑下楼了。幸亏发现及时,不然家都差点被烧了。”储大娘说,平时老两口农活比较忙,顾不上孙子。孙子放假后天天看动画片,以前在家也玩打火机学着“喷火”,被他们发现后批评教育过。
淘淘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平时他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床垫、棉被和窗帘都被烧个精光,险些把家都烧没了!”储大娘说,平时老两口农活比较忙,顾不上孙子。孙子放假后天天看动画片,以前在家也玩打火机学着“喷火”,被他们发现后批评教育过。
民警表示,儿童年纪小,缺乏是非辨识能力。他觉得电视里的情节好玩,就不考虑后果进行模仿,但是家长一定要注意防范。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模仿
1、引导幼儿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
幼儿的模仿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常常是为了玩一玩。由于他们年纪小,辨别是非能力弱,所以他们的模仿没有明确的道德标准,不是专门模仿好的行为,也不是专门模仿坏的行为,而是从兴趣出发,对什么有兴趣就模仿什么,对什么感到新奇好玩就模仿什么。这样模仿久了,就潜移默化受到好或坏的熏陶,变成道德行为习惯。有时还会像小明那样,迷上了非正常人类,而上演亡命模仿秀!
所以,对幼儿模仿的引导,首先要积极引导小孩克服模仿中的盲目性。要引导他们明确认识模仿什么,追求什么,使他们明白什么是好的,值得模仿,什么是不好的不应该去模仿。什么能模仿,什么又是不能模仿的。对他们的玩耍,要经常留心观察 ,对一些不 健康的模仿行为要及时纠正和制止,并告诉他们不能模仿的原因和道理。对模仿不良行为的小孩要及时加强教育,讲清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危害,让他们未形成习惯时就及时改正。
2、引导幼儿模仿先进英雄榜样
抓住幼儿模仿性强这一特点。我们应该把学生从无意识的模仿引导到有意识的模仿,引导他们学习先进英雄人物。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孩子们模仿的英雄人物一定要是正常人,尽量避免影视剧中的幻想人物。
3、引导幼儿模仿要重在本质
由于幼儿年纪小,感性模仿较强,理性模仿较弱。一般多模仿对象的外部特征的行为动作,而并未认识这些行为动作的精神实质,并未注意学习对象的本质的东西。这样的模仿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并未有产生明确的积极的教育意义和影响,仅仅只具有一些外表的模仿作用。
所以,引导孩子模仿榜样的内在本质特点,促使幼儿模仿行为从感性模仿积极向理性模仿转变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做才能使幼儿的模仿行为具有明确而积极的道德教育意义,才能使模仿教育收到最根本的效果。而家长们也应当具备当宝宝产生不安感时,消除宝宝不安的对策。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看电视
1、选择人物造型可爱、充满童趣的动画片。动画片中角色可爱、有趣,让小孩子产生喜爱之情。
2、选择画面清晰、色彩鲜艳稳定的动画片。有些动画片为了达到效果,色彩过于绚丽,影响孩子视力发育。
3、远离暴力、低俗的动画片。动画片的情节等会对小孩子行为产生影响,或者主动学习。家长一定要对动画片进行鉴别,选择积极向上的动画片,远离低俗、暴力动画片。
4、看动画片时要善于引导。孩子看动画片时,家长要善于进行引导,引导孩子“向谁学习,不向谁学习”。
5、注意控制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控制看动画片时间,合理管理孩子时间。
6、陪孩子一起看动画片。
教育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教育需要融入到孩子们心中,于是陪着孩子一起看剧能够在看剧的同时引导孩子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比如孙悟空腾云驾雾,不少孩子很好奇,如果家长不做解释,孩子会以为自己也有这种能力。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时,还可以跟孩子讨论动画片的情节人物,帮助孩子识别善恶,正确引导。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利用各种生活场景和影视、文学作品,教给孩子基本的生活常识,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是家长应尽的职责,这要求家长多陪伴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