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学考中国音乐学院,去更广阔的音乐天地闯荡
“妈妈,您好!下面由女儿晶晶为您演唱……我唱的第一首歌是《牵牛花儿像喇叭》。”老式“砖头”录音机里传来稚嫩的歌声,咬字间有些漏气——因为演唱者刚刚掉了门牙。
这是一封特殊的家书。1984年,谭晶的母亲前往中国音乐学院进修。谭晶告诉记者,她让爸爸录下了自己演唱的20多首歌,为远方的母亲送去思念。谭晶人生中的第一张“专辑”,献给了母亲。
谭晶1977年出生在山西侯马市,母亲身怀六甲时,依然辗转各地演出,直到临近分娩才请假休息。谭晶的音乐之旅,从那时就开始了。
谭妈妈曾向媒体讲述,女儿一两岁还在咿呀学语时,便展现了天赋。当时电影《小花》席卷全国,大街小巷的广播里,响彻着李谷一的《妹妹找哥泪花流》。有一天,在没有人教的情况下,小谭晶轻声地哼唱起旋律,虽然稚嫩,竟然一个音不错。
谭晶8岁时,父母节衣缩食地拿出了2000多元,购置了整个小城第一架钢琴。谭晶家的窗前,总能传来阵阵清亮欢快的钢琴声,那是她追梦的节拍。
谭晶第一次正式登台仅仅9岁,和妈妈合唱《洪湖水浪打浪》和《妈妈教我一支歌》。能够穿着漂亮的礼服、画着漂亮的妆歌唱,小谭晶已经很满足。但母亲告诉她:“北京才是你的舞台。”
谭妈妈结束进修从北京回到侯马,带回了好几箱专业书籍。她筹办的声乐培训班上,谭晶是第一个,也是年龄最小的学生。谭晶回忆,母亲总是让女儿来做示范。稍有差错,谭妈妈就毫不留情地批评,谭晶常常被说得一边含泪一边唱。
16岁那年,谭晶提前参加艺考,被山西大学音乐系破格录取。女儿音乐上飞速的进步,令谭妈妈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退学,前往中国音乐学院求学,去更广阔的音乐天地闯荡。谭晶告诉记者:“这个决定影响了我的音乐生涯。”
这场“进京赶考”的路途中,既有母女间的温情,也伴着遗憾。谭晶告诉记者,回过头看,正是这场磨炼升华了她的音乐。
1994年,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在全国只招收14个学生。对17岁的谭晶来说,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是个巨大的压力。母女俩就租住在音乐学院附近的地下室里。阴暗的环境下,谭妈妈得了重感冒,依然早起陪着谭晶去学校琴房练声,一天都没落下。
考场上,几乎所有考生都比她大两三岁,有人甚至已经连续考了六年。无论是歌唱技巧还是穿着打扮,都比她成熟许多。而最终的结果,却如同一根柔软的刺,扎在她的心里隐隐作痛。因为要照顾少数民族和附中直升的名额,原本排在公费生名单的她,变成了自费生,这意味着要多交5000元学费。很长一段时间,谭晶都处于情绪的低谷。
“别人也许没有看不起我,但我自己心里觉得很自卑。”她对记者说。她深知家中的压力。为供自己学习音乐,父母的负担已经很重。她一度打算重考。交学费的时候,别人的父母“刷刷”点出几张百元大钞,而轮到母亲的时候,却怎么点也点不完。好强的她止不住眼泪,钱没交完便夺门而出,跑回地下室,大哭了一场。
这个挫折,令谭晶一直想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