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独立的外交权是一个主权国家的标志。二战期间,伪满洲国这个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权,有哪些国家承认?伪满洲国的“外交部”,为何先降格为国务院下属的外务局,后来又升为“外交部”?这一降一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为何伪满洲国在德国的外交部门叫“公使馆”,而在日本的则叫“大使馆”?本期“老长春”,长春市地方志专家于祺元先生为读者详说伪满“外交部”。
伪满“外交部”大楼何时建成
伪满外交部在组建之初曾设在自强小学,之后又迁入大同广场第二厅舍(现长春市公安局所在地),1936年2月8日,迁入现在位于建设街与普庆胡同交叉路口的伪满洲国“外交部”。于祺元称,这座大楼始建于1932年,1934年竣工,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为砖混结构,主体两层,地下一层。入口处为半月形的拱门,显得高大威严,犹如古时的城门楼。它由法国普拉士莫班公司设计和施工管理,是伪满唯一利用西方建筑施工技术和投资的建筑物。
无公可办的伪满“外交部”
从1932年3月9日到1937年七七事变,是伪满政权的“国家机关”形成和确立时期。这一时期,伪满洲国各部的业务不断发展,人员、机构也日益膨胀,但唯一没有起色的就是“外交部”,它5年间没有任何发展。当时国际上,除了日本承认伪满洲国外,只有两个小国承认它,即中美洲的萨尔瓦多共和国和南非的多米尼加共和国。
据“大满洲帝国年鉴”记载:“外交部”从一成立就“首先与亲邦日本建立了不可分之一体关系,定为外交国策之基干,而毅然确定满洲国外交之基本政策与方向”。1932年3月28日,为了逃避国际监督,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制定了一项对满政策,即“两国”在经济上应统一合作,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在外交上一致对外,伪满洲国的外交政策应以日本的外交政策为典范。也就是说,伪满洲国没有独立的对外政策,它的一切对外言论和政策只不过是为日本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服务,是日本整个外交活动的一部分。
1935年,日本驻伪满的外交机构为大使馆,伪满驻日本的是公使馆,日本关东军为了改变这种不对等的局面,将驻日公使馆改为驻日大使馆,谢介石为首任驻日大使。1937年,伪政府对中央机构进行大规模整编,将“外交部”降格为隶属于伪国务院的外务局,驻外机构只有驻日本大使馆。
始终围绕日本侵略政策服务
伪满政府在1938年便追随和帮助日本准备南进,以“共同防共”“善邻友好”“经济提携”为幌子,极力鼓吹建立包括东亚和南洋各国各地反动政府在内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伪满外交政策可以概括为:追随日本,敌视共产国际,积极准备对苏作战;以“共存共荣”为幌子,扩大侵略战争,与受日本支配的汉奸政权、附庸国结成“大东亚共荣圈”,为日本侵略辩护;配合日本,欺骗美英,为日本南进政策效力;与德意日法西斯等国串通,结成反共同盟,制造战争灾难。
1941年,日本发动了大规模的太平洋战争,其政治和经济进一步转向战时体制。作为追随日本的伪满政府,为了配合日本的侵略行为,进一步加强了对外联络,除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结成法西斯同盟,形成“轴心国”外,在日本的导演下,有萨尔瓦多、罗马教皇厅、爱沙尼亚、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立陶宛、匈牙利、斯洛伐克、罗马尼亚、芬兰、库里阿吉亚、丹麦、暹罗(泰国)、菲律宾、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缅甸以及汪精卫伪政权等陆续与伪满洲国建交,这些基本上都是“轴心国”成员,或被德意日侵占后扶植起来的伪政权,还有少数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反动政权。
1942年4月20日,伪满国务院外务局升格为伪满“外交部”。在当时的伪都新京设立使馆的有日、德、意、暹罗(泰国)和汪伪政权,伪满洲国的一切外事活动,均由日本指挥伪满国务院及其伪外交部办理。
于祺元说,在东北沦陷的14年里,伪外交部不断演变,但它始终围绕着日本的侵略政策服务,这一点足以反映出伪满政权的殖民性和依附性。
解放后,伪满“外交部”大楼先后由吉林省委党校、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军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使用。现在它保存完好,为长春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