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句顺口溜,“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西北的黄土埋帝王。”传神地勾勒出中国各地的人才禀赋和分布特点。
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1955-2009年两院院士出生地区分布图经济发达、风景秀丽的江浙沪地区,如今又多了个美名——院士摇篮。从上面统计表可以看出,在1469名院士中,仅江浙籍的院士高达三成,其中,江苏籍的有 323人,高居各省区之首;上海籍的有 234人,居第二;浙江籍的有223人,位居第三。不仅仅是现代江浙地区人才辈出,古代也是才俊多多。
唐代以来, 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了 416位状元, 江浙占了 114位, 素有“ 状元之乡” 的美誉。 明清时期的 202名状元中, 仅苏州地区就有 35名,占全国的 17%。范仲淹、钱谦益、沈括、龚自珍、徐霞客、顾炎武、王阳明、黄宗羲、吴敬梓、章太炎、罗振玉、翁同龢、张謇、蔡元培等名家鸿儒都出自江浙。
1684年, 康熙帝南巡, 面对江南大小官吏, 皇上吟出“ 东南财富地, 江左人文薮(sǒu) ”, 表达了对江浙经济、 文化地位的赞叹。也难怪康熙由衷褒扬,有清一代,不论是文人学士还是达官显宦,按籍贯排名,江浙两省都凌驾于他省之上,总数占到全国的半数左右。
清末太平天国兴起,长三角战乱频繁,江浙文运稍衰,湖湘、岭南两地后起直追,走出了一大批扭转历史走向的军政领袖和文化人才,但整个19世纪, 湘、 粤仍难与江浙抗衡,直到 20世纪,江浙在中国文化学术领域的霸主地位从未动摇。
钱学森
这从新中国建国前后两批院士的区域分布即能看出端倪:1948年, 南京国民政府遴选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共 81人,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两大类,基本上汇聚了当时学界的顶尖人物,其中,江浙籍 35人,占 43%。1955年公布的中科院 64位学部委员中,江浙学人 25人,占 39%,1955年以来,仅杭州高级中学就走出了 47位院士,包括:马叙伦、陈达、陈望道、陈建功、潘天寿、徐匡迪……而在浙江科技馆展出的中国科技史上泰斗级人物,更是多达 350位,包括竺可桢、钱学森、茅以升、严济慈、苏步青等在内,他们的名录镶满了科技馆的十几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