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军方阵
秦军方阵是秦国集权管控和强力军事制度的集中体现,方阵中弩、步、车、骑的规则分布,让人联想到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图。根据地形地势,敌我方力量优势对比,方阵的统帅摆阵布兵,时而严阵以待,时而机动灵活地调整着阵法的变换,以最有效的方式调集着内部组织资源。
秦军拥有一种步兵方阵,手持7米长矛,将它端平,靠它很长的优势刺伤敌兵。秦朝的弩,有效射程可达15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准的武器,甚至还拥有一套自己的瞄准系统,秦人在作战时,在没有短兵相接的时候,就通过秦弩重创敌人的主力。
不论发生什么情况,这些士兵都要挺着长矛向前走,前排倒下,后排立即补上,保持方阵不变。可以想像:为了将几千人、几万人变成一个铜墙铁壁的方阵,士兵们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从武器和作战方式来看,长矛手是杀伤力最大的步兵兵种。枪头如林,方阵如山,巨大的冲击力不可阻挡。
二、罗马方阵
由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基本战术单位——小队,一个百人队实际为120-160人。一个小队通常有60-80人,若为成年人小队,则只包含一个百人队。三个小队组成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大约有450-570人。包含大约120-160名少年兵,120-160名青年兵,120-160名壮年兵,60-80名成年兵,同时含有一队30人的骑兵。十个大队组成一个罗马军团,一般由4500——6000人组成。同时,一个罗马军团配有一个附属军团,也称联合军团。两者的建制类似,但是附属军团的骑兵为600人。两个罗马军团与两个附属军团共同构成了执政官(也是保民官)统帅的集团军,由一名执政官指挥。
采用三队列法。 由青年兵组成的第一横列首先推进,当距离敌人20码时,将重标枪掷出。同时,军团开始疏散。往往在标枪掷出之后完成疏散,第一横队的士兵开始冲锋,前两列士兵与敌人用短剑进行格斗。后面6-7列士兵投掷标枪。数分钟后,由壮年兵组成的第二横列替换,第一横列后撤休息。由少年兵组成的轻步兵负责掩护军团的两翼与背后,同时还要找回可使用的标枪,补充给撤回的第一横列。一场战役通常进行数轮替换。成年兵为军团的后备队。
秦军VS罗马军
秦朝时蒙田将匈奴驱逐出河套地区,匈奴西迁,然后到了成吉思汗的时候,匈奴迁到了欧洲,收服东哥特,占领克什米尔,那时的王撒提拉一人挑战了整个欧洲,包括罗马帝国,当时的教皇召集了整个欧洲的军队才堪堪抵制住匈奴的西进,两军决战时,欧洲人不敢抵挡匈奴骑兵冲击,只能冲击哥特人的防线,那次的百万人大决战虽说匈奴失败,但是其当时的战力可见,而这样的战力都被驱逐,所以说秦朝军队应该稍强,在者秦朝军队训练的都是集团冲锋,而那时的罗马帝国还抱守骑士精神,所以说秦军赢面大一点,但是这也不一定,战争的决定因素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