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些研究者认为熙洽投降坏了张学良的事。研究者依据九一八事变前夕东北格局和中日双方驻军情况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猜测。当时,日本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铁沿线并派兵驻扎,实际控制了辽宁省东部地区。
关东军主力1万余人,事后朝鲜增援3万余人,排除准军事力量,共4万余人。而东北军的驻防情况是,关内至锦州一线19万人,为东北军主力;辽宁(其实是辽西)主要是沈阳正规军1.5万人,加上地方军事力量约3万人;吉林驻正规东北军5.5万人(包括东北地区唯一的重炮团),加上地方军事力量约10万人;黑龙江驻正规军1.5万人,还有地方准军事力量2万人。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与日军直接对抗的辽东地区驻军只有1万多正规军,而与之相接的两个地区吉林和锦州却放上了近30万的庞大兵力,特别是吉林的10万大军,基本占整个东北的三分之二还多。 研究者认为,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目的是让日本人占领部分东北土地(沈阳),但自己仍能保有对东北局势的掌控,这样既可以借助国际调停的力量,又能确保调停利益落入自己的口袋。
然而熙洽的叛国投敌使张学良的计划落空,造成东北在一周的时间内失去了辽宁、吉林等地的30余座城市。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事人都已离开人世,猜测无法得到证实,但是这种猜测却在某种程度上为那段历史标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