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阿凡达》虚构了利用“脑-脑接口”技术实现异体生物控制的科学梦想,日前,这一想法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生机电及生物机器人实验室得以实现。硕士研究生李广晔在导师张定国的指导下,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该成果获得2015年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IEEE RAS)学生视频竞赛第二名,并将在机器人顶级会议ICRA2015上展示。
该研究建立起了人脑与蟑螂大脑的功能性“脑-脑接口”,把人脑信号发送到了蟑螂大脑,实现了人脑对蟑螂运动的远程无线控制。控制者头部佩戴便携式无线脑电采集设备,控制者根据视觉反馈和视觉刺激,脑部产生方向控制意图;计算机程序解码脑电信号,识别控制者的控制意图,控制意图转换为控制指令后无线发送到蟑螂的电子背包接收器;蟑螂脑部的触角神经被植入了电刺激的微电极,这样就制作出了一个可控的活体“机器动物”。利用蓝牙通信技术,建立计算机同电子背包的无线通讯,电子背包可接收来自控制者大脑的指令,通过侵入式神经电刺激技术向蟑螂的触觉神经发送特定模式的电脉冲,进而实现人脑对蟑螂运动的控制。
这项研究实现了人脑实时控制活体蟑螂走S形轨迹和Z形轨迹等任务。研究者指出,此项技术拓展了传统的脑机接口技术,初步尝试了“阿凡达”式的脑-脑通讯,将来亦可用于现实中复杂地形侦查、排险等操作,还为“脑联网”的兴起储备技术奠定基础。
据悉,研究者近期还将继续改进控制模式,实现多人协同控制多只蟑螂竞赛模式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