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加强国防建设,保卫世界和平!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当天傍晚,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宣布喜讯,《人民日报》随即出了号外:《加强国防建设的重大成就,对保卫世界和平的重大贡献——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天的头版头条也刊登了这一消息。
《人民日报》还同时刊登中国政府对于核武器立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主要内容包括:一、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打破大国的核垄断;二、中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三、中国将尽力促进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实现。其中“郑重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讨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问题”的内容后来尤其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
并且,中央专委考虑到,从照片上推断核武器当量不是最主要的方法,不会泄密,因此决定可以公布蘑菇云照片(李旭阁,《原子弹日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13)。
蘑菇云和《人民日报》号外
《纽约时报》:全世界都在关注原子弹……但中国是纸老虎!
美国的《纽约时报》1964年10月17日、18日两日关于中国原子弹的报道多达几十篇。
10月17日的《纽约时报》全文刊登了美国总统约翰逊针对中国原子弹爆炸所做的讲话,并在头版发表John W. Finney的特稿进行解读和评论。
文章称,约翰逊取消了原定的竞选行程,发表电视讲话,表示中国的核试验“不出所料”,让美国的盟国不必担心“立即会发生战争的威胁”,但此次爆炸是“世界历史上最不幸的时刻之一”,“自由世界”的核力量仍然承诺对亚洲的保护,并否认是美国的核威胁迫使中国发展核武器。文章以《他看到了“悲剧”》(He Sees‘Tragedy’: Calls Costs Too Great for Chinese, Though Weapon Is Crude)为题,因约翰逊在讲话中表示,核试验对于贫穷的中国来说代价太重,与其说世界和平的威胁,更应说是中国的“悲剧”。
文章还关注到美方信息是否滞后的问题,称白宫消息来源于中国政府的声明,也就是美国东部时间上午11点,爆炸发生8小时以后。在得到情报人员的确认后,约 翰逊于下午1:20分在发表了声明。政府官员表示,尽管有10个小时的时间差,并不意味着监测网络的失效:他们几乎是第一时间监测到了爆炸,决定性的证据 是飞机搜集到的放射性物质,但整合信息需要一些时间。
中国并没有公布原子弹爆炸的细节,然而《纽约时报》试图拼凑出更多信息:“尽管总统讲话只提到爆炸发生在中国西部,但据了解,试验地点是处于中苏交界的新疆地区。”
《纽约时报》对中国核试验位置的报道
除了全文刊美国总统讲话和中国政府声明(译文)以外,《纽约时报》的报道主要有三类:
一类紧跟事态,报道中国局势及各国家、地区的反应。
17日,驻东京记者发回报道,称日本政府斥责中国研制核武器,并指出日本将更有意识地依靠美国提供军事保护(Japan Chides China for Defying Opinion of world on A-Bomb);
驻新德里记者发回报道,称中国的原子弹爆炸加剧了印度的焦虑,印度有发展核武器作为防卫的可能,并且苏联将提供142百万美元帮助印度发展武装力量以对抗中国(India’s Anxiety Over Red China Rises With Changes at Moscow);
驻香港记者发回报道,称中国当局正加强与英国殖民地香港的联系(Peking Strengthens Ties to Hong Kong);
驻巴黎记者发回报道,称欧洲的经济照常、股票平稳(Business keeps calm in Europe: Stock and Money Markets on Continent Unruffled by Soviet and U.S. events);
驻伦敦记者发回报道,英国政府对中国不顾“世界的意愿”表示遗憾(London Regrets Peking’s A-Test),并结合苏联和英国的政局变幻分析中国原子弹将给外交政策带来何种影响(Foreign Affairs, A-Bomb Politics-East and West)。就在2天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英国工党领袖威尔逊出任新首相,世界政治正处于波谲云诡的局势之中。文中说:“我们尚不确定莫斯科将会对北京作何反应,北京又在通过原子弹暗示什么。”
中国对于苏联变局的反应自然在关注之列,不过是由驻东京记者发回的报道,称毛泽东率领中共领导人向苏联的新领导致以问候,并祝贺苏联成功发射上升1号宇宙飞船(Red Chinese Hail Change in Soviet: Mao Signs Message Sent to New Russian Leaders)。
赫鲁晓夫和威尔逊,一个倒台,一个履新
当日还有大半个版报道毕业于美国、曾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教授的钱学森。文章表示,中国首席科学家钱学森“可能在昨天的原子弹爆炸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即铺陈履历,介绍他曾参与美国政府支持的火箭研究,称有些研究是涉密的。
对钱学森的报道
第二类是评论性文章,基本上跟随约翰逊的论调。
18日的《纽约时报》刊登长文《共产主义中国是只“纸龙”》(Communist China is a Paper Dragon)。文章开篇说:“如果从人口数、领导者的实力、推行意识形态的能力、人民的自我牺牲精神来衡量一个大国的话,共产主义中国是的。但现代世界对于一个大国的衡量还包括许多其他的方面,原子弹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以后,对于中国是否强国的疑问又出现了。”随后,文章从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论述,中国为何是贫弱的国家,如何不足为惧。
另有评论则称中国的原子弹会是西方世界的大麻烦(China’s Bomb: Grave Problems Posed for the West),并认为对于此事的预判甚至对赫鲁晓夫的下台也有一定影响。有评论称中国是“最贫穷的核武器拥有国”(China in Atom Age Despite Poverty)。大部分评论承认,尽管事先有所预料,但在中国发生的事仍实实在在是个“重磅炸弹”。
还有评论探讨美国国内的核武器应该如何被控制,这也是当时竞选的热门话题(How Bomb Control Works)。
《纽约时报》:中国才是纸老虎
第三类是普及帖。
《纽约时报》17日用一整版梳理了中国核武器从1950年-1964年的发展史(Steps in Red China’s Progress Toward Atomic Blast),另外一篇文章则提到发展曾因苏联中途撤走援助而减慢。(Chinese Atom Program, Dating From 1950's, Was Slowed by Cutoff of Soviet Aid)。
《纽约时报》普及帖:中国核武器发展史
《泰晤士报》:世界很危险,美国我们做朋友吧!
1964年10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同样全文翻译并刊登了中国政府16日发表的声明,并加标题:中国表示美国迫使她研制了一颗原子弹(China says U.S. Has Forced Her to Develop A Bomb)。
18日,该报着重报道了美国总统约翰逊的电视讲话,首先强调美国对于新上台的英国劳工党的支持立场,约翰逊在讲话中表示双方是“朋友和盟友”。其次介绍了约翰逊讲话的主要论点,称世界处于危险之中,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应该签署禁核条约。
题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Chinese Explode Their First Atomic Bomb)的报道称,多数人曾经认为中国的核设备在技术上原始落后,但毫无疑问它爆炸成功了,就像美英法过去一样。但是,到中国拥有真正的核 武器和先进的运载工具还需要些时间,因此中国目前只是核俱乐部的“准会员”、“见习会员”。
另一篇评论着眼于苏联政局变动和中国原子弹爆炸之间的联系,认为两件事都是对中国有利的(Peking's Gain: Moscow's Loss)。
《泰晤士报》10月17日,关注英国新一届政府和中国的原子弹
《真理报》:哦对了,澳大利亚反对法国核试验!
中国原子弹爆炸前一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据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报告称,苏联中央报纸主要版面均报道苏联领导人更换以及政治外交路线的执行问题,对中国这次核试验的报道则异常低调,“只登了几行”。《共青团真理报》、《莫斯科真理报》、《苏俄报》、《劳动报》、《汽笛报》、《农业生活报》、《列宁旗帜报》等均以简短消息刊登了中国原子弹爆炸的消息。
《真理报》在第四版报道了中国进行核试验,但在它旁边紧接着刊登了澳大利亚反对法国在太平洋进行核试验的消息。
《真理报》资料图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泰晤士报》(The Times)
苏联《真理报》部分参考梁清峰《苏美英法四国对中国1964年爆炸首颗原子弹的反应分析》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