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逐渐改变,崇尚“家和万事兴”的中国人,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
据中国民政部统计,2012年共有310余万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2.3%。,平均每分钟有6对夫妻劳燕分飞。2003年离婚数为133余万对,离婚率为1.1%。短短十年,国人离婚对数多了近180万对,离婚率翻一番。对此,《生命时报》特邀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乐国安教授及中国性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回龙观医院性心理障碍研究中心主任邸晓兰,对国人离婚现状进行解读。
离婚特点各不同
民政部统计显示,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婚姻相对平稳,但婚外恋高发;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一头一尾离婚率升高的现象值得关注。
80后:一冲动就离。“婚前温柔可人,婚后脾气暴躁;婚前爱做家务,婚后懒得要命。”提起刚刚离婚的前妻,27岁的陈瀛耿耿于怀。这段仅维持半年的婚姻让他很受伤。“一见钟情,婚了。一怒之下,离了。”这是不少80后婚姻的写照。
70后:“没出息”被离婚。“你也是学计算机的,怎么就开不起‘腾讯’那样的公司?”这样的质问对于36岁的吴伟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一周前,他看到妻子挽着另一个男人走出小区,更让他心灰意冷,决定离婚。
60后:孩子长大就离。“要不是为了你,我早跟你爸离了。”这句话,刘阿姨的孩子听了20年。丈夫爱赌钱,“离婚”无数次出现在她的脑海中。但她顾忌孩子小,也受不了旁人的眼光,只好凑合过了许多年。如今,孩子长大成人,她也写好了离婚协议书。
社会心理大变迁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社会心理的重大变迁造成了十年离婚率的变化。
1.过去是大事,现在不算事。结婚曾是国人心中的大事,绝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结一次婚。随着个人意识的觉醒,许多人觉得,既然过不到一块去,没必要勉强,不如好聚好散。
2.过去有他律,现在靠自律。过去,人们过着集体主义的生活,身边都是熟悉的人。这种大杂院式的生活起着他律作用。如今,我国由“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远了,社会也开放、民主了,社会宽容度也高了。邸晓兰说:“别说离婚,就算有了婚外情,旁人也不会主动干涉。”凤凰网一项6.5万人参与的调查显示,63%的人认为婚外情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必苛责。
3.过去组织管,现在无人问。“过去的社会环境让许多人不敢离或离不起。一旦离婚,工作、晋升等都受影响。”乐国安说。记者在网上查阅到一份上世纪80年代的离婚申请书,其中离婚原因写着:“将青春献给‘四个现代化’,献给华主席的新长征。”那时候离婚是政治事件,要通过组织审批,甚至影响“政治生命”。可如今,一句“感情破裂”就能换来一本离婚证。
4.过去父母劝,现在瞎掺和。在传统的与父母同住的家庭里,夫妻有矛盾,父母会劝解。现代人一般不与父母同住,就算吵翻天,父母也不知道。
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法院统计发现,“80后”离婚多与父母插手有关。首先,许多小夫妻遇到冲突习惯找父母,父母也乐此不疲地参与,却往往不是灭火,而是推波助澜。其次,80后的亲子关系往往比婚姻更牢固,尤其是许多男孩觉得,“老婆可以再找,老妈只有一个”。孝心无可厚非,但的确给婚姻造成负面影响。最后,80后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亲情,对小家庭没那么依恋,离了婚也不“伤”。
5.过去是休妻,现在主动离。过去,女性在婚姻中往往依附于男人,没有主动离婚的权利。现在男女平等,大家经济独立,谁也不再离不开谁。北京市东城区法院曾对200个离婚案例分析发现,六成离婚由女性提出。女性自立自强的思想成熟了。
6.过去手续多,现在十分钟。过去,离婚需要组织证明、单位调解等繁琐的手续。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婚姻登记条例》不断简化办理协议离婚的手续,符合条件的当天即可办理离婚手续,只需支付几元钱到几十元钱不等的工本费。
7.过去多劝和,现在多劝离。过去,受“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传统思维影响,即使夫妻真过不到一块,身边人也多是劝和不劝离。随着国人自我意识的苏醒,许多人在面对亲人、好友的感情危机时,多会劝他们“不如离了,重新开始新生活”。
“和而不同”走得远
“拥有幸福婚姻的人,是幸运的,因此一定要好好珍惜。”乐国安说。“实在过不下去的夫妻,离婚对他们来说或许是解脱。但无论如何,离婚都是人生的一个伤害性事件。因此,结婚要谨慎,离婚更要慎重。”结婚时要坚持“因为爱情”的原则,而不能为了“嫁房子”、“嫁汽车”。
正确、全面地看待婚姻,才可能拥有幸福。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哈里·瑞斯把现代人对婚姻的认识比做“盲人摸象”:虽然每个人对大象的触觉都正确,但没人知道整头大象长什么样。其实,婚姻就是实实在在地过日子。吃饭、育儿、做家务……这些事配合好,日子就会幸福。
婚后,多数人的思维由感性转为理性,“柴米油盐”取代了“海誓山盟”,热恋时被忽视的矛盾逐渐显现。因此,婚前要做好准备,接受有“毛病”的爱人。遇到矛盾要沟通,要“求同存异”,更要“和而不同”。就像张爱玲所说,“所谓幸福就是能洞然地接受残缺”。
婚外恋是许多人难免遇到的问题。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调查发现,约1/3的中国人有多个性伴。“人都有追求新鲜感的欲望,红烧肉虽然好吃,但天天吃还是会让人觉得腻。”乐国安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他提醒,“作为一个社会人,在对待婚姻问题上,应该压抑这种欲望。尽管有人说‘家花不如野花香’,但野花到手,兴许还不如家花好呢。不少人在离婚后都发现,新配偶不如原配。记住婚姻关系中自己的责任,抗拒外界的诱惑,是最重要的。”
要避免婚外恋,表达爱很重要。“2012中国人婚恋幸福感”调查显示,近六成受访者每天与爱人聊天不足1小时。中国夫妻新婚时甜蜜蜜,可随着时间推移,爱情转化为亲情,就不注重“谈情说爱”了。一方在婚姻中得不到感情,才会从别的渠道寻求满足。因此,夫妻要抱着建设性心态,发自内心地为对方做些事情。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都能让对方感到温情。
最后,乐国安建议,如果婚姻生活不幸福,双方没有感情,这样勉强凑合过既不利于家庭生活和谐,也不利于孩子成长。邸晓兰提醒,离婚是结束,更是开始。如何在新的生活中躲开过去的荆棘,需要好好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