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情 人的可以快乐,没情人的也应该快乐。”这是这群大学生口中的话语,也是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而这一场声势浩大的“行为艺术”行动,就萌发在昆明的各大高校内,通过网络传播,不久之后,响应者云集。
前不久,云南大学学生小吴在校园内掀起了一个关于情人节这天通过行为艺术进行公益募捐的活动,虽然宣传时间短,但昨日下午到南屏街参与该活动的人数仍旧达到了几十人。只是小吴和他的几名同学多少有些郁闷,因为城管的干预,他们的募捐没能成功进行下去。不过,他们并没有气馁,依然举着牌子配合行人拍照。“不出来搞这么个活动,我们就只能在家上网,或者是无聊地逛街。”小吴介绍,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大学生,因为放假在家,又不想把情人节过得太无聊,就组织搞起了这么一个活动,而大学生们手里举着的牌子上的标语,也全都是围绕着情人节这个主题来写的。
“我们只是想传递快乐,让大家都能在节日中变得快乐。”小吴说,他在网络上宣传以后,除在校大学生外,一些上班族也自愿加入这次活动。
小吴和其他一群大学生的“行为艺术”,出现的时机似乎恰到好处,虽然“求包养”的标语拿在一群女大学生的手上,让部分保守的市民有些接受不了,但在情人节这个在年轻人中更受欢迎的节日,这种表达和传递快乐的方式却更容易让人记住。
“用这种方式过节挺好的,比在家里呆着有意思多了。”即便已经结婚,但李先生看到大学生们手里举着的“求包养”牌子,却丝毫不感到惊讶。他表示,用“求包养”等行为艺术的方式表达快乐很有新意,传递快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并不代表激进。“如果我有机会,我也会去组织和参加。”李先生说。
女大学生“求包养帖”到底试探谁?
“大学女生在街头公开“求包养”是为了试探社会吗?且不说如今社会上包养现象并不鲜见,就是女大学生公开求包养的情况也不乏成功范例,难道怀疑有钱人和贪官不敢包养女大学生吗?
“求包养”的试探是为了调查?试问,这样的试探希望调查出什么,又能调查到什么?
正如有专家指出,学生的好奇心社会要包容,或许对女大学生“求包养”没必要去苛责甚至发难,毕竟这是个价值观多元化时代,传统的婚恋、家庭伦理已然脆弱不堪,何况人家只不过是试探和调查呢?
“媒体经常报道一些女大学生因为贫穷等原因开始慢慢堕落,想了解一下是否真的容易受社会诱惑,于是公开求包养”。发帖者还是道出了真实用意,这哪里是在试探社会,分明是在试探自己,看看有没有勇气公开求包养并被回复吗?
如果说还想试探出别的什么,无外乎这样几个:一是有多少人会响应“求包养”,正如早年女生们攀比“回头率”一样;二是社会舆论的反应,无所谓还是炮轰;再一个也是最关键的是校方的态度,暧昧还是干预?
“试探”跟“调查”,显然不是一码事;试探或者调查包养与求包养,无疑也与师大女生们的学业无关,不过,不管是试探、调查还是真的求包养,当校方表示“不便发表意见”时,我想,“试探”的“调查”效果大抵已经达到了。
就在不久前,某名牌大学一位女生用“人体”炒作得沸沸扬扬,几乎是家喻户晓,不同样试探出校方“不便表态”的态度吗?然而,在频频“试探”且“不便表态”的背后,大学精神在哪里?又如何去引领社会的道德价值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