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的少年小超却是有2年毒龄的瘾君子,10岁开始注射海洛因,用最危险的方式“开天窗”吸毒,他吐烟的神态老练成熟,腹股沟上,注射毒品留下的两个凹痕清晰可见。而他的梦想却是“找回儿童该有的东西”,做个小孩。
“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公安部禁毒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发现登记吸毒人员179.4万人,滥用合成毒品人员58.7万人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7.8%;在新发现登记的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74.9%。专家表示,如果不加强预防教育,未来10年,“90后”很可能成为国内涉毒人员的主体。
毒品之害,尽人皆知。一旦染上毒瘾不治,轻则会毁掉一个人,重责会毁掉一个家庭,乃至影响一方社会安宁。近年来我国合成毒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且有越演越烈之势。这已成为社会之殇,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不仅如此,更令人揪心的还是,合成毒品吸食滥用人群出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已经成为消费主体。在未来10年,“90后”很可能成为国内涉毒人员的主体,这表明禁毒形势更为严峻。吸毒人群低龄化,互相盲目转染,其危害性更大。如不尽快加以遏制,社会将疼痛不已。
吸食毒品的前提是毒品犯罪人员的存在。大量毒品犯罪案件的发生,为合成毒品人员传播创造了条件,许多青少年是在盲目状态下成为毒品俘虏的。要禁止公民吸食毒品,首先要坚决打击毒品犯罪活动,切断毒品传播渠道。同时,要对吸食毒品人员强制戒毒,使之迷途知返。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必须抓源头,从萌芽上进行防范,否则等到吸食毒品事件发生了,这才被动强制戒毒,这会防不胜防,也会增加禁毒成本。
吸食毒品人群呈现低龄化,这也是可怕的SARS,其传染性极强。青少年往往具有攀比性、盲目性,他们一旦成为涉毒人员的主体,就会像传染病一样疯狂传染,被动遏制将十分困难。因此,在不放松收治吸食毒品人员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预防教育,使吸食毒品之害人所尽知,深入心脾。
将加强预防教育作为重心,这才是遏制毒品泛滥的要害。为此,相关部门要紧紧盯住学校,在各种类型学生中广泛深入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动员青少年自觉远离和抵制毒品。同时要建立各种预防毒品危害的群众组织,依靠群众的眼睛识破毒品,防范毒品传播。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进行举报,斩断传播渠道,让其无法继续兴风作浪。
吸食毒品出现低龄化之势,要防还需把触角延伸到社会其他特定群体。比如,无业青年、富裕青年、影视明星和农民工群体等。在这些群体中,同样要以宣传教育开道,运用事实案例揭露毒品的危害性,促使成年人也能自觉远离和抵制毒品。同时,也要在他们中间建立预防毒品传播群众组织,动员和依靠群众的力量监督毒品的流向。特定群体不再吸食毒品,发现他人吸食吸毒立即进行抵制,毒品一伸手就被捉,就难以形成传播的气候和环境。
何为“开天窗”?
开天窗的意思是注射在大动脉里 脖子大腿 直接顺着血液进入脑子 这种太危险 容易当场猝死 心脏根本承受不起;网络上面是说:“吸毒滥用者除采用注射(静脉、肌肉、皮下)、口服(口服、舌下含)、吸食(香烟掺入、烟枪、鼻吸、烫吸)三种主要方式吸毒外,也有人用更危险、危害性更大的颈动脉注射、股静脉注射俗称“开天窗”。 这种方式疯狂下去就离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