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如我们,活着尚且不易,追逐安全感的唯一方式是不断变化,像扯着父母的衣袖一样,抓住时代的脉动。选择既是放弃。对于手里筹码不多的人,唯有放弃一些,才能得到另外一些。不害怕选择,就像不害怕岁月一样,是平凡人的平凡之路。
10年前,纸媒最后的辉煌。我供职过的国内第一大杂志社,编辑平均月薪可以达到3万。底薪、稿费、编辑费、月度奖金、季度奖金、年终奖,只要发了稿,隔三岔五就有钱拿。
亮亮比我大三岁,毕业以后就进了杂志社。不像我是在好几个单位晃晃悠悠。当我决定辞职做自由职业时,他担心我跟社会脱节,担心我以后养老无保障。
他对纸媒有感情,因为纸媒是他走出校门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份工作。纸媒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10年前的月薪3万,还有他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蝶变,从青春到中年的旧时光。
纸媒江河日下后,他在单位经历了几次“宫斗”,职位变来变去,不变的是薪水越来越少。
别人是从月薪5000到3万,他是从3万变成了5000。人穷气大,虽然我们都理解他现在的处境,但谁都不愿意吃顿饭,还要听他讲两个小时的牢骚话。
他最近在闹离婚。
他太太在银行工作。银行最风光的时候,普通柜员福利也好得让人羡慕。然而经过几次改革,银行人工网点越来越少,柜员机逐渐代替柜员,他太太几次转岗都不成功,如今收入锐减,几乎处于半内退状态。
当初强强联手的婚姻,短短十几年,就变成了两个困兽般的中年人的生存挣扎。
我闺蜜则是相反的案例。
她7年前就做了银行支行行长,却忽然跳槽去证券公司;3年前又去了互联网金融公司。
她去证券公司的时候,我特别不理解,因为在我眼里,她的工作简直是金饭碗。
“一个行业衰退,最大的特征是人才开始流失。以前我们招到的都是名校顶级人才,现在只能招到二流院校的人才。年轻人的眼光最狠,跟他们走准没错。”
当时觉得我闺蜜有点夸大其辞,现在回头看,她简直太牛了。
15年前,普通杂志、报纸的人才,开始向时尚杂志流动。
10年前,传媒人才普遍流向网站、影视公司。
5年前,新闻专业毕业生开始做自媒体,或者去自媒体企业工作。
如今,人才流向创业、创意、创投公司,谁会玩,跟谁玩,未来商业,拼的全是想象力。
一个行业的衰退,不会因为个人的忠诚而改变。当你发现自己的薪水开始减少的时候,行业衰退已经抵达深层,距离人才流失的预警,可能5年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