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去劝别人原谅父母
如果你想让一个人恨你,就对他说:他们也不容易,原谅他们吧!并不是这句话有什么错,某种程度说,每个人都值得被原谅。这句话之所以招人恨,是因为它不合时宜,或者说,它永远不该出自他人之口。劝慰他人时这样说,心里是这么想:不要让恨占据自己,多想些正面的东西,这样对你有好处——换位思考一下,你大概就能理解你父母。而这句话让人深恶痛绝,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已经换位思考了多少次。如果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他根本活不到今天。生活中常说的换位思考,换做心理学术语,叫做——投射。所谓投射,是指将自己内心所想,看成是别人所想。
这就叫投射,也叫换位思考。换个位置就能思考吗?换到哪里?灵魂互换?所谓换位思考,不过是在投射。投射到让自己信了,叫合理化。只投射好,叫分裂。内摄别人的投射,叫投射性认同。不投射?叫压抑。
早在找你倾诉前,别人就已经将“换位思考”这玩意儿,玩得炉火纯青。怎么玩的?相信父母对自己不好,是因为有他们自己的理由——这叫合理化;将并不算合格的父母看做全然的好,长大后配偶全然坏——这叫分裂;相信自己正如父母指责的那般糟糕,而不是父母自己糟糕——这叫投射性认同;父母爱自己,所以自己不该有恨——这叫压抑。他为什么要这么玩儿?如果不经过这一系列心理加工,他无法面对现实——这随机分配的父母,质量也太随意了。内心一番润饰,父母的形象顿时亲切不少。但这有代价——压抑、扭曲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些被压抑、扭曲的感受,后来去了哪里?这样说吧,由于小时候无法承受,所以小小的你找了块地方,把它埋了,上面还种朵花,那个伤痛在土里,闻上去甚至还香。时间长了不见天日,伤痛开始腐烂,和牙痛一样钝,不至于要命,又不舒坦。你也忘记了曾经埋了个东西在那,只记得那里痛,过去一瞧,又很香。整个人就整蒙圈了。